【廣告】
1931年9月,青島市政當局出25.8萬元,由德國信利洋行承包擴建,橋身加長到440米。這座800多年的浮橋,昂首屹立在貢江邊,并與市內的古樸逶迤的古城墻、壯觀秀美的八境臺、雄偉沉重的涌金門一道伴隨著贛江的濤聲,造福贛州人民,成為連接城鄉(xiāng)的紐帶,成為贛州市一道特有的風景線,被譽為贛州的一絕。將原橋的鋼木結構部分改建為鋼筋混凝土,34排樁通透結構,橋面鋪以水泥,同時將橋面高度提高了0.5米。在棧橋北端沿海建了棧橋公園,種植樹木花卉。橋南端增建了箭頭型的防浪堤,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風格的回瀾閣。1933年4月,整個工程竣工。從此,棧橋成為青島的重要標志性建筑物和著1名風景游覽點
小青島1高處有一座白色燈塔,它于1900年由德國人建造,是青島市重點保護文1物,高15.5米,呈八角形,塔內裝有水晶棱鏡鑲成的反射鏡,并以牛眼形旋轉式閃光燈發(fā)光,1997年更換為西班牙制造的航標燈,原燈送到秦皇島航標博物館收藏。終于開發(fā)出了新型的鋁合金游艇碼頭,新型鋁合金游艇碼頭采用航海級的6061鋁合金,T6熱處理,MIG焊制而成,表面經過科學的處理,增強了框架的抗1氧化能力和抗腐蝕能力,可選用進口戶外防腐松木,塑木,坤甸木作為鋪板材料。這座燈塔海上射程15海里,是海上過往船只進出膠州灣的重要航標。它與棧橋一起,被視為青島市的主要標志。有'茫茫海灣有紅燈,時明時滅自從容,翠島白塔沐夜色,琴嶼飄燈傳美名。'之說。
橋梁景觀
之前提到過如果用斜拉橋和懸索橋,塔柱高達上百米,而該橋兩邊建筑并不高,上百米的水泥墩跟周圍十來米的建筑很不搭。青島棧橋是當時惟一的一條海上"軍1火供給線",也就是說,誰控制了棧橋,誰就控制了膠州灣。就像在很多湖泊風景區(qū),湖很大但是不會建設橫跨整個湖的景觀橋,也不會修塔柱特別高的橋,而是用梁橋跟拱橋,整體比較協(xié)調。我國沿海跟長江兩岸,動不動上百米高樓,武漢江邊修了個606,旁邊的二橋、二七大橋塔柱跟他比起來就小巫見大巫了,反而如果修一個浮橋顯得不搭,而且會毀掉長江航道。后,我們村旁邊要是準備修上百米高的橋塔,我是極不情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