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不同產(chǎn)地白蠟的特性介紹
白蠟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一種綠化樹種,而且它還是一種堅硬而有彈性的木材,所以可用于實木家具,運動器械以及受沖擊力的工具手柄等,不過產(chǎn)地不同的白蠟,在材料上也是有所差異的,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晚材率高,纖維細胞長,所以它們的力學強度還是很高的。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幾種來自不同產(chǎn)地的樹種白蠟,首先介紹的是來自美國的白蠟,這種白蠟的紋理通直,結(jié)構(gòu)精而且均勻,芯材呈現(xiàn)褐色,邊材色淺,或者是接近白色,木材的膠著性、著色性和拋光性都很好,美國白蠟木的硬度和彈性在同類的輕質(zhì)木材中都是比較好的,美國白蠟木除了可用于細木工件之外,也適合做膠合板的原料,適宜制成飾面單板用于家具或室內(nèi)裝飾。
接下來是歐洲白蠟,樹高可達33米,直徑可達1.6米,心材呈灰白色到淺褐色,心材和邊材之間沒有明顯界限,歐洲白蠟木的結(jié)構(gòu)粗但均勻,抗劈裂強度高,但沖擊韌性相對較低,不如美國白蠟木,歐洲白蠟木在汽蒸彎曲時性能好,加工后能獲得十分光滑的表面,廣泛應用于制作各類運動器材、藝術性的實木家具等
白蠟的種子育苗技術有哪些?
常言道“良種出壯苗”,良種不僅是保證育苗成敗的關鍵,而且也直接關系到白蠟栽植后的生長、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白蠟樹4-5月開花,9-10月成熟。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優(yōu)良植株,在翅果由綠色變?yōu)辄S褐色、種仁發(fā)硬時采摘。種子成熟后不落,剪下果枝,曬干去翅,去除雜物,裝入麻袋,放在經(jīng)過消毒的低溫、干燥、通風的室內(nèi)儲藏。
苗圃地的選擇,要選擇土壤疏松、背風向陽、排灌方便、稍有坡度的砂壤土地塊
先進行耕翻,結(jié)合翻耕每667㎡施廄肥3000-4000kg農(nóng)家肥,然后耙地,要求耙平耙透直至達到平、松、勻、碎的標準。為了消滅地下害蟲,翻耕時,每667㎡施入2-3kg5%的辛硫磷顆粒劑,將藥加入細土摻勻后撒入圃地。
在苗床上每667㎡施入15-20kg 的,防治苗木立枯病。有灌溉條件的地方以低床為主,無灌溉條件的則以平作方式進行。床面規(guī)格:床面低于步道20-25cm,床面寬2-3m、長6-10m,床與床之間留高20-25cm、寬25-30cm的步道,便于進行灌溉和不同苗期的管理。
在幼苗生長過程中,加強對幼苗的撫育管理是培育壯苗的關鍵。
根據(jù)苗木生長的不同時期,合理確定灌溉時間和數(shù)量。在種子發(fā)芽期,床面要經(jīng)常保持濕潤,灌溉應少量多次;幼苗出齊后,子葉完全展開,苗木進入旺盛生長期,灌溉量要大,次數(shù)要少,每2-3天灌溉1次,每次水要澆透澆足。灌溉宜在早晚進行,秋季多雨時要及時排水。
另外還要進行松土除草,追肥,間苗,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步驟,千萬不要忽視了這些小細節(jié),這也決定著白蠟的成活與否。
白蠟的培育技術
白蠟別名蠟條,為木犀科白蠟苗木屬。原產(chǎn)地以長江流域為中心,現(xiàn)在東北 南部、華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等地均有分布,白蠟苗木形優(yōu)美,苗木冠較 大,葉綠濃蔭,秋季葉色變黃,是優(yōu)良的行道苗木、河岸護坡苗木及工廠綠化苗木,同時也是天津市的市苗。
栽培管理在早春芽萌動前裸根移植,掘苗時要保持根系完整,栽植 施足基肥,栽后及時澆水,7天后再澆一次水,生長季每隔15-20天澆1次水,并及時松土除草,入冬前澆封凍水,大苗抹頭栽植,以提高栽植成活率,主干高一般為2.5-3.0度。
白蠟苗木用自然開心形或主干疏層形。自然開心形一般在主干上選主枝3-5個,主干疏層形是在中心干上方選5-7個主枝,分三層選留,層3個,第二層2個,第三層1-2個,層間距為80cm-60cm,40cril,層內(nèi)距200米。
定植后2-3年內(nèi)要冬剪、夏剪相結(jié)合,經(jīng)過4-5年,主干已高大粗壯時停止修剪,讓其自然生長。多年生老苗木要注 意回縮更新復壯,白蠟苗木的病害主要有煤污病,發(fā)病嚴重時噴0.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蟲害主要有木囊蛾、白蠟窄吉丁蟲,要注意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