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毛竹形態(tài)特征
弋陽縣興榮竹木制品加工廠主要經(jīng)營個類竹子、有毛竹(5寸-13寸)、菜架竹(2.4米)、小山竹(3米-6米)、竹片(2米-5米)、2米片等各種加工。
花枝穗狀,長5-7厘米,基部托以4-6片逐漸稍較大的微小鱗片狀苞片,有時花枝下方尚有1-3片近于正常發(fā)達的葉,當此時則花枝呈頂生狀;基部節(jié)間甚短而向上則逐節(jié)較長,中部節(jié)間長達40厘米或更長,壁厚約1厘米(但有變異)。佛焰苞通常在10片以上,常偏于一側(cè),呈整齊的復瓦狀排列,致使花枝下部露出而類似花枝之柄,上部的邊緣生纖毛及微毛,無葉耳,具易落的鞘口繸毛,縮小葉小,披針形至錐狀,每片孕性佛焰苞內(nèi)具1-3枚假小穗。
毛竹生長習性
毛竹林的林下植被有油茶、拎本、姜子、鵝掌楸、山礬、懸鉤子、紫金牛、柔毛繡球,還有木荷,絲栗拷等,草本植物主要為禾本科、莎草科和蕨類植物如里白、鐵芒箕等。有時,毛竹亦與杉木、馬尾松、長柄水青岡、頭狀四照花等組成各種類型的混交林。毛竹3-5年即可成材,而傳統(tǒng)的硬木則至少需10-20年才可使用。在這些混交林中,毛竹一般居于第二層,L層為形體較高大的馬尾松等。
毛竹有哪些作用?
毛竹竹稈高大,葉色翠綠,四季常青,挺撥秀麗,用于園林綠化者常植于庭園曲徑之側(cè)、池畔溪澗、山坡石際,也可與松、梅共植為“歲寒三友”,以點綴園林。在自然風景區(qū),大面積種植于山坡之上、溝谷之中,則谷深林茂、云霧繚繞于翠綠之間,植于湖邊、夾于遠山,則又是一幅迷人之畫面。一株毛竹從出筍到成竹只需兩個月左右的時間,當年即可砍作造紙原料。植于園中空曠之地,辟為竹園,竹林中有小徑穿越,曲折、靜寂,則有“一徑萬稈綠參天”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