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洗澡濕毛的危害
1:引發(fā)受涼感冒。
雛鴨體溫調節(jié)能力差,濕毛的雛鴨,相對體感溫度會更低。更容易受涼感冒。
2:引發(fā)臍炎,進而激發(fā)和沙門氏菌的爆發(fā)。
剛出殼的雛鴨,臍帶往往閉合不完全,一旦洗澡濕毛便會被污染。
3:影響暖黃吸收,形成弱雛。
濕冷的雛鴨,食欲減退。不能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腸道蠕動減緩,導致卵黃吸收減慢,從而出現(xiàn)弱雛。
早飲水有利于體內廢物的排除和殘余蛋黃的吸收。次喂食又叫“開食”,開食應在幼雛出殼后24小時內進行,過晚“開食”就要“老口”(即下食不快),影響幼雛的生長發(fā)育。開食料可用碎玉米或碎大米等,原則是以營養(yǎng)豐富、容易消化、適口性好又便于。一般喂前多經過煮熟浸泡,有條件的可用30羽幼雛喂熟蛋黃一個。喂食的方法,是將飼料撒在草席或塑料布上,讓鴨啄食,做到隨吃隨撒。個別不會吃食的幼雛,可將飼料撒在其它幼雛的身上,以引其啄食。
鴨子疾病防治措施
養(yǎng)鴨場要有專業(yè)的獸醫(yī),發(fā)現(xiàn)病死鴨要勤于解剖,及時掌握鴨群的疾病發(fā)展狀況,還要做好跟蹤工作,以保證病鴨可以盡快的痊愈,若是有的,也可以及時隔離飼養(yǎng),避免嚴重的經濟損失。此外,是做好鴨瘟、鴨、高致病性禽等疫病監(jiān)測措施,具體的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制定方案。
解雛鴨的生理特點
雛鴨主要有三個生理特點:
1、消化體積小,消化能力弱;
2、調節(jié)體溫機能弱,難以適應外界環(huán)境;
3、生長發(fā)育迅速;
把握飼喂方法與次數
雛鴨的消化機能不健全,故而飼喂雛鴨時,每次不宜過多,只喂六七成飽,若一次喂得過飽,易造成,雛鴨胃腸容積小,而消化速度快,如果喂食次數過少,使雛鴨饑餓時間長,就會影響雛鴨的生長發(fā)育。
14日齡內的雛鴨在自由采食的情況下,采食的食糜5分鐘就可達到十二指腸,2小時開始排糞,4小時排空,喂食間隔時間超過4小時,雛鴨就處于饑餓狀態(tài)。一般地說,雛鴨越小,食量越少,喂食次數越多。在育雛初期要做到勤添料、少喂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雛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