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至于與上述各類蝸桿配對的蝸輪齒廓,則完全隨蝸桿的齒廓而異。蝸輪一般是在滾齒機上用滾刀或飛刀加工的。為了保證蝸桿和蝸輪能正確嚙合,切削蝸輪的滾刀齒廓,應與蝸桿的齒廓一致;深切時的距,也應與蝸桿傳動的距相同。
基本參數(shù):模數(shù)m、壓力角、蝸桿直徑系數(shù)q、導程角、蝸桿頭數(shù) 、渦輪齒數(shù)、齒頂高系數(shù)(取1)及頂隙系數(shù)(取0.2)。其中,模數(shù)m和壓力角是指蝸桿軸面的模數(shù)和壓力角,亦即渦輪端面的模數(shù)和壓力角,且均為標準值;蝸桿直徑系數(shù)q為蝸桿分度圓直徑與其模數(shù)m的比值。
蝸桿齒形誤差應在公差之內,否則將影響蝸輪副的傳動精度。蝸桿的螺紋齒面粗糙.將影響工作表面的耐磨性和使用壽命。
蝸桿的頭數(shù)選擇:
選擇蝸桿頭數(shù)z1時,主要考慮傳動比、效率和制造三個方面。
1.從制造方面,頭數(shù)越多,蝸桿制造精度要求也越高。
2.頭數(shù)越多,效率越高;若要求自鎖,應選擇單頭。
3.從提高傳動比方面,應選擇較少的頭數(shù)。
4.在動力傳動中,在考慮結構緊湊的前提下,應很好地考慮提高。當傳動比較小時,宜采用蝸桿。而在傳遞運動要求自鎖時,常選用蝸桿。
蝸桿傳動的歷史雖然很悠久,但得到迅速的發(fā)展,尤其是近三十年來,無論是研究的形式及內容,都涉及了很寬的領域。隨著空間嚙合理論的不斷突破、制造加工技術的迅速發(fā)展、計算工具的完備及新材料的產(chǎn)生,出現(xiàn)了各種新型的蝸桿傳動。與此同時,還利用了許多提高各種蝸桿傳動承載能力、傳動效率及傳動精度的相關措施并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使蝸桿傳動的研究及應用達到了相當高的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