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鋁合金電鍍化學浸鋅方式內容
鋁合金電鍍
化學浸鋅是使用蕞早、蕞為成熟、應用蕞為廣泛的處理方法。該法是將鋁和鋁合金制件浸入強堿性的鋅酸鹽溶液中,在清除鋁表面氧化膜的同時,置換出一層致密而附著力良好的沉積鋅層。這層沉積鋅層一方面可防止鋁的再氧化,另一方面改變了鋁的電極電位,在鋅的表面電鍍要比鋁表面電鍍容易得多,同時也改善了其他條件的影響,使鋁和鋁合金的電鍍獲得滿意的結合力。
1)化學浸鋅原理
當鋁和鋁合金浸入強堿性的鋅酸鹽溶液時,界面上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即鋁氧化膜和鋁的溶解以及鋅的沉積。
Al203 2NaOH====2NaAl02 H20
2Al 2Na0H 2H20====2NaAl02 3H2 ↑
2Al 3Zn022- 2H20====3Zn 2A102- 40H一
在浸鋅溶液中鋅以配合物形式存在,析出電位變負,放置換反應進行地緩慢而均勻。而由于氫在鋅上有較高的過電位,所以析氫反應受到強烈的抑制,使鋁基體不會受到嚴重的腐蝕,這樣有利于置換反應,從而獲得均勻致密的鋅沉積層。
2)化學浸鋅工藝規(guī)范
浸鋅工藝一般采用兩次浸鋅。首浸鋅時,首先溶解氧化膜而發(fā)生置換反應,獲得的鋅層粗糙多孔,附著力不佳,同時難免還有少量氧化膜殘留。
以上是德鴻表面處理公司小編為大家介紹鋁合金電鍍化學浸鋅方式內容
5G智能化時代對電鍍技術的要求
德鴻表面處理公司為大家介紹5G智能化時代對電鍍技術的要求
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電子產品越來越趨向輕量化和微型化,便攜式電子產品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包括可穿戴電子產品和各種內置芯片的微型產品。這也給現(xiàn)代制造業(yè)提出了許多新課題,從材料到表面處理等都需要有新的技術支持?,F(xiàn)如今,已經是5G的互聯(lián)時代.時代的發(fā)展推動了我們的經濟.
5G技術的發(fā)展推動了硬件發(fā)展,高頻高速和高集成化應用場景下的介質材料金屬化、互連線路信號完整性,以及焊接可靠性等都對表面工程技術和電子電鍍技術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
電鍍仿1真技術帶來更高的成本效益如今,業(yè)界對工業(yè)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嚴苛,對新工藝的探索也越來越緊迫。然而,目前國內電鍍產品在設計、研發(fā)與生產過程中面臨著普遍的技術難題。例如,在生產線的優(yōu)化設計、掛具設計、輔助工具(輔助陽極、輔助陰極和電場遮蔽)的使用,以及工藝參數(shù)的設置等方面,依舊依靠經驗和試制來糾錯,這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會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
而電鍍仿1真軟件能大大緩解這些難題,它將計算機仿1真技術引入電鍍工藝、工裝和產品結構等各個階段設計之中。該技術已在歐洲和北美多國得到廣泛應用,并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我國對該技術的應用仍有待發(fā)展。
電鍍清洗用水的水質要求非常嚴格。工序、工位或鍍種不同,所采用的水質也大不相同。工序用水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1) 前處理清洗用水對水質要求不是很高,一般自來水(C 類水)即可滿足要求。
(2) 進鍍槽的前一道水洗采用純水(A類水),特別是化學鍍鎳前的清洗須采用純水洗。
因為一般自來水中含有過多的鈣、鎂離子或鐵離子,這些離子一旦被帶入鍍液,容易使鍍液產生沉淀;或帶入異金屬離子,使化學鍍鎳層發(fā)脆、發(fā)霧、起條紋等疵病。
(3) 從成本角度考慮,出鍍槽的一道水洗采用純水,這樣可以使?jié)舛容^高的一道清洗水實現(xiàn)回收再利用:當主槽中液體不足時,可以將該清洗水直接加入主槽,從而降低成本及重金屬的排放量。
(4) 表面處理完畢后的后一道清洗水,應符合HB 5472–1991《金屬鍍覆和化學覆蓋工藝用水水質規(guī)范》中規(guī)定的清洗用水標準。
這樣清洗后的零件才不會留下水跡、斑點或影響鍍覆層質量的雜質。各鍍種的清洗用水,配液用水標準可參照 HB5472–1991 標準。
該標準對金屬鍍覆和化學覆蓋工藝用水的水質分類和指標,水質分析方法及工藝用水要求作了詳細規(guī)定。
電鍍性能測試,你了解幾個?
釬焊性測試
鍍層釬焊性是表示焊料在欲焊金屬表面流動的難易程度,即鍍層表面被熔融焊料潤濕的能力。不同的鍍層,被同一種熔融焊料潤濕的能力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種鍍層,由于所含雜質含量、鍍層組織不同,其釬焊性也會有差別。因此,對鍍層的釬焊性進行檢測,可以更好了解鍍層與焊料的匹配性,從而有針對性地選擇焊料,滿足電子工藝對釬焊性鍍層的需要。釬焊性測試方法主要有槽焊法,球焊法,潤濕稱重法,可參照標準GB/T 16745, ASTM B678。
耐蝕性測試
耐蝕性是指電鍍產品抵抗環(huán)境條件侵蝕的能力,它是鍍層的重要性能指標之一。不管是防護性鍍層,還是裝飾性鍍層、功能性鍍層,對鍍層在一定環(huán)境下的耐蝕性都有嚴格要求。因為一旦鍍層被腐蝕,產品就無法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耐蝕性測試是考核鍍層性能,評價產品使用壽命的重要手段,對保證產品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