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yī)。
消防措施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須佩戴氧氣呼吸器。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jié)束。
滅火劑:霧狀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安全區(qū),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從上風處進入現(xiàn)場。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tǒng)。
大量泄漏:構(gòu)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泵轉(zhuǎn)移至槽車或?qū)S檬占鲀?nèi),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四氯乙烯是無色液體,氣味似?;瘜W式C2-Cl4。分子量165.83。相對密度1.6311(15/4℃)。熔點-22.4℃。沸點121℃。蒸氣密度5.83。蒸氣壓2.11kPa (15.8mmHg22℃)。溶于約10000份體積水; 苯混溶。遇水可緩慢分解成和鹽酸。有水存在對鐵、鋁、鋅有腐蝕(但可加穩(wěn)定劑加以抑制)。非可燃性液體。高溫引起分解,分解條件不同分解產(chǎn)物不一樣,主要為鹽酸、、化碳。
四氯乙烯用途廣泛,主要用作有機的溶劑、干洗劑、金屬脫脂溶劑,也用作驅(qū)腸蟲藥。四氯乙烯可用作脂肪類萃取劑、滅火劑和煙幕劑等,還可用于合成三氯乙烯和含氟有機化合物等。
由于四氯乙烯相對毒性很低、熱穩(wěn)定性好,而且有很強的去油污能力,還可以回收重復使用,因此被廣泛的應用于干洗行業(yè),從20世紀40年代起始到2012年,在干洗業(yè)已安全成功使用了60多年,被洗衣界公認為比較好的干洗溶劑。
哪些面料不能使用四氯乙烯干洗
帶涂層的面料:四氯乙烯會與多數(shù)涂層發(fā)生反應,使涂層脫落或產(chǎn)生裂痕。
真絲:如四氯乙烯能使真絲面料脫色。
裘皮皮革類衣物:一般不使用四氯乙烯洗滌,如果一定使用,干洗時間一定不要過長,四氯乙烯脫脂性較強,時間長了會使裘皮皮革脫脂硬化。
四氯乙烯干洗機采用不宜燃燒的四氯乙烯作洗滌劑,洗凈度高,去污徹底,不損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