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蝕刻標牌生產(chǎn)工藝
蝕刻是金屬表面處理技術中綜合性很強的一種精飾工藝,涉及到網(wǎng)版印刷、感光油墨、油漆技術、化工制造等多學科的技術知識.目前來看,蝕刻工藝在標識標牌、廣告裝飾、電子制造行業(yè)中仍占據(jù)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中蝕刻類標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更是極其廣泛,如評優(yōu)獎牌、單位招牌、門牌、設備銘牌、機器操作面板、信報箱面板、電梯內(nèi)花板、銅版畫、鏤空名片、打火機刻花、商標條碼等.本文的重點就是詳細講述蝕刻標識、標牌的生產(chǎn)工藝。而鋁所選用的鋁版一般為拉絲鋁板,擁有精致的線條紋路,使印刷出來的鋁牌顯得十分的精巧、美觀。
蝕刻液的 PH 值﹕
堿性蝕刻液的 PH 值較高時﹐側蝕會增大。但不管怎樣,這種工藝過程,卻經(jīng)歷了二十多年的發(fā)展,直到目前為止,還不能完全取消這種傳統(tǒng)工藝。 為了減少側蝕﹐PH 值一般應控制在 8.5 以下。 蝕刻液的密度﹕ 堿性蝕刻液的密度太低會加重側蝕﹐選用高銅濃度的蝕刻液對減少側蝕非常有利。 銅箔厚度﹕ 要達到小側蝕的細導線的蝕刻﹐采用(超)薄銅箔。 而且線寬越細﹐銅箔厚度應越 薄。 因為, 銅箔越薄在蝕刻液中的時間會越短﹐側蝕量就越小。 2. 提高基板與基板之間蝕刻速率的一致性 在連續(xù)的板蝕刻中﹐蝕刻速率的一致性越高﹐越能獲得蝕刻均勻的板。 要達到這一 個要求﹐必須保證蝕刻液在蝕刻的整個過程始終保持在很好的蝕刻狀態(tài)。
注: a.烘干速度應與堿洗速度相同; b.水洗時水量較大,要確保沖洗干凈。 (4)注:開機運行到設定溫度后(約 15~20 分鐘),方可測試酸液及堿液的濃度,其在規(guī)定范圍內(nèi)可進行生產(chǎn)。
二、酸溶液的配制 1.酸液 1)第二槽酸液配制方法: a.開槽配 360 升左右酸液 b.配制比例: 鹽酸 HCL(36~38%) : 純水 H2O 1 : 1.5 c.取 178 升的 HCL 慢慢加入 267 升純水中(邊攪拌邊加入) 。鉻酐在電鍍鉻溶液中不僅起到穩(wěn)定鍍液的作用,而且對ph也有一定的緩沖作用,從而使得鍍層厚度可持續(xù)增加。配好后測試酸的當量濃度,在范圍內(nèi)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