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遞潘氏宗祠,門廳為五鳳樓式,氣勢壯觀,門廳兩側(cè)的八字墻上裝飾有大面積精美細膩的磚雕,描以額枋和框,元寶雕刻更為精彩刻著江南風光、樓臺亭閣、水榭、飛禽走獸。運用高淺、透雕、半圓雕手法、高低起伏有度,別具一格的韻味,猶如一幅幅水默畫,清新淡雅。尤其是額枋通景圖,是徽州磚門樓門罩中精彩的部位,一條額枋通景就像一副手卷式的人手山水畫,長約五至七尺,高不過尺許,通常需要五至七塊水磨青磚拼成,畫畫一般均以物為主,有騎馬、坐轎、打仗、比武式兒童游戲場面。
雀替、榫飾、縣柱頭飾也是門樓門罩上的配件,其造型視門罩需要而定,一般也是用整磚制作而成;雕刻內(nèi)容以動物,龍、獅、鳳凰、仙鶴、牛、馬、羊、和花鳥為主。
花邊圖案在門罩中,動用比較多,雖處于陪襯,門罩上無它不活,在搭配中可增加整個門罩的層次,通常浮雕較多,也有不少使用鏤空雕的花邊組成二方連續(xù),配備在檐口下方式附近在額術(shù)通景圖四周,增加層次,也很別致。
而這些題材,吸收了徽調(diào)、版畫傳統(tǒng)體材內(nèi)容,有些磚雕在構(gòu)思、構(gòu)圖以至在傳統(tǒng)技法上,均能在上屬徽字姐妹藝術(shù)中找到痕跡和共同語言。徽州磚雕額枋、方框、元寶等雕有人物故事的,有情節(jié),人物亦有個性。如三國志《關(guān)云長疸讀春秋》、水滸《武松打虎》、紅樓夢《大觀園惜春作畫》,西游記《比丘國救嬰兒》。戲劇題材,《郭子儀拜壽》、《劉備招親》、《古城會》、神話傳說《和合二仙》、《八仙過?!?、《蟠挑宴會》、民間故事與民俗方面《彩衣娛親》、《牛角掛書》、《百惡堂》、《百子圖》、《太白醉酒》、《五谷豐登》,還有耕讀漁樵,壽福壽、麒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