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淺談鹵菜制作
鹵,是制作涼菜的一種烹調方法。鹵水制作的好壞,通常是衡量一個涼菜師技術高低的標桿。在制作鹵味菜時,從調鹵、處理原料,到鹵制等步驟中,都有不少關鍵之處。這里,我結合自己多年的制作經(jīng)驗,來和大家交流下。
鹵水的調制是制作鹵味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它決定著鹵出的成品味道的好壞。說起調鹵,各地因口味不同而配方各異,但鮮湯卻都是必須有的。
下鍋復鹵鹵菜
要是潮州鹵菜當天沒賣完——隔天再賣時,一般都會下鍋復鹵,以補充損失的香味;而川式鹵菜和醬鹵菜,則一般都不會經(jīng)過復鹵?;鸬陌l(fā)現(xiàn)與發(fā)明經(jīng)歷了自然火有意識利用、保存和人工取火兩個階段。這是因為潮州鹵菜都是原色鹵制,其味道和顏色都比較淡,在經(jīng)過復鹵后,鹵菜的香味會增加,但不會變得過于咸。而川式鹵菜和醬鹵菜,則因為加有大量糖色和醬油提色,故下鍋復鹵會導致菜肴的色澤變黑,既無賣相,味道也會變咸。
油鹵
當然,在復鹵時可以加些與原鹵水一樣的香料進行補充。若是原鹵水的味道不是太好,那還可在復鹵時調整香料的比例。
鹵菜的其他后續(xù)加工技術
近些年,鹵菜的后續(xù)加工技術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延伸,比如直接把鹵菜以炒、炸、爆、煸等方式烹制成菜,雖說這時的后續(xù)加工屬于熱菜制作,但我還是把它歸入到鹵菜的后續(xù)加工。熟食市場具有誘人的發(fā)展前景,投資熟食需要立足實際,只有考慮詳細,才能早日贏得利潤,做生意需要關注多種情況,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做熟食生意應該從市場出發(fā),這是毫無疑問的。比如對鹵豬頭肉、鹵豬拱嘴肉等較為肥膩的原料,我們可以先切成片,然后下油鍋稍微煸炒出油,再加入青紅椒塊、干辣椒、花椒、蒜苗節(jié)、炸鍋魁塊等,最后炒成鹵肉回鍋肉一菜。對于整塊鹵豬頭肉,在經(jīng)過油炸除去部分油脂后,再從肉面處下刀剞十字花刀(皮相連),待入籠蒸取出來后,澆上炒好的味料便做成“有頭有臉”一菜。再比如,把鹵肥腸切成節(jié)后,下油鍋煸炒至干香,再加入干辣椒節(jié)、花椒、香辣醬、姜片和蒜片炒出味,稍后下蔥節(jié)、酥花仁并淋香油,翻勻便做成香辣鹵味肥腸一菜。把鹵排骨下熱油鍋里炸香后,加入用面包糠等炒出來的金沙調味料,便可制成“金沙排骨”一菜。
鹵菜飄香的秘訣
鹵菜是一種老少成宜的美味食品,由于它具有味濃鮮香,肥軟適口的口味特點,而且具清潔衛(wèi)生、攜帶方便、存放時間較長等諸多優(yōu)點,因此很受人們喜愛。(1)原料的初步熟處理初步熟處理也稱前期熱處理、加熱預處理、初步熱處理、預熟處理等,是指把經(jīng)過加工整理的烹任原料放人水(鹵)鍋、油鍋、蒸鍋或熏烤炙爐中,利用不同的傳熱介質進行初步加熱,使其成為半成品,以備正式烹調之用的加工過程。但是有的在鹵菜時,各種鹵料、調料啥也不缺,而且投放的份量也不少,就是作不出鹵菜特有的鮮香味來,這是為什么呢?也許在以下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中功夫不到家:1、鹵菜要鮮香離不開“老湯”,所謂鹵菜的“老湯”就是陳年鹵水,這種陳年鹵水有吊味增鮮的作用,它能使鹵菜的味道醇厚,香味濃郁悠長。如果沒有“老湯”,在新起鹵水時,就要備齊鹵料,熬好鮮湯。而且頭次起鹵水時,就要多鹵一些含鮮味物質多的禽畜原料,如雞、鴨、兔、豬、心舌、大肚、瘦牛肉等。因為這些含呈鮮味物質多的原料,在鹵制加熱過程中,通過水的傳導對流作用,使呈鮮味物質很快溶解于鹵水中,提高鹵水的質量。在頭次起鹵時使用鮮湯,目的也是增加鹵水的鮮醇度。鹵水中的鹵料主要有八角、三柰、桂皮、砂仁、草果、豆蔻、小茴、丁香、香葉、良姜、排草、花椒等。其中丁香、三柰氣味悶入,只宜少放。另外黃酒在起鹵和鹵制中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去腥增香,使鹵汁味鮮香濃。在使用黃酒時也很究,一般要等到原料下鹵燒沸后,抹盡浮沫才分次斟入黃酒,在初次起鹵時黃酒不妨放重一些,如果沒有黃酒也可用啤酒代替。做鹵菜,生姜、大蔥也是少不了的,其目的是清除葷料中的腥膻味,增加鹵水的鮮香度。2、下鹵前的原料處理 這是一道很必要的工序,它不但能保證食品衛(wèi)生潔凈,還能使鹵熟后的成品漂色,顏色光亮,香味四溢。下鹵前各種原料經(jīng)過初加工后,還需作進一步的浸漂、氽沮處理。如雞、鴨宰殺煺毛后,雖雞身大體上光潔了,但還殘存一些絨毛,還需用火燎或細心用夾子夾盡,然后入沸水中燙一會,待雞皮繃伸平展后,以手輕輕搓去雞身上的“汗皮”(污垢),經(jīng)過如此處理后鹵出的雞就潔凈衛(wèi)生了。不同的葷腥原料都有它特定的氣味,如兔子的土腥味、鴨的腥臊味、豬肚的膻腥味、牛肉的腥味等,都需要洗凈后入沸水中“緊”(汆)一下,這樣既可除去部分異味,又有利于原料的“定形”。另外有些原料是非經(jīng)汆沮處理不可的,像內臟中的舌子(口條)只有經(jīng)過沸水略煮后,才能輕易刮下那層腥臭、色褐的舌苔(胎)來。對豬頭、豬尾、豬蹄這類原料,非要用火將表皮燎焦至起黑色硬殼,再用水浸泡軟后刮洗干凈,才能除掉那濃重的毛臭味。為了使鹵菜入味,也可對鵝、鴨、牛肉、豬牛的部分內臟(心、舌)進行碼味處理。碼味的味料一般用炒鹽、花椒、白酒、姜、蔥。但碼味要處理好兩個問題:一是鹽的份量、二是碼味的時間。大致500克生料用鹽15—20克。像鵝、北京鴨、牛肉冬天碼味8一12小時、熱天4—6小時,碼味后的原料也需入沸水中“緊”一下。通過碼味既可使原料有個基本味,又能通過酒、花椒、姜的作用去掉部分腥臊味,這對保證鹵水的質量有積極作用。 3、掌握原料質地及火候 鹵菜取料范圍很廣,葷料如雞、鴨、鵝、兔、牛肉、豬肉、蹄、尾、肚、心舌、排骨等,素料中的豆筋、豆干、素雞、海帶、香菇等都可入鍋鹵制。用料雖然廣泛,品種繁多,但不同原料卻有不同的質地,因此在鹵菜時要區(qū)別對待,采用不同的火候和方法。如兔肉質地細嫩,而牛肉卻肉纖維較長,在掌握火候上各自不同,鹵制時間上也有長短之分。就是同一原料也因品種、產(chǎn)地不同亦有老嫩之分。如肉雞與土雞,老雞與仔雞,公雞與母雞都質地各異。鹵菜一般先將味和色調好,把原料放入鍋中,先以旺火將鹵水澆沸一會兒,改用中火鹵制。對鹵制品質地總的要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