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地基加固
錨桿靜壓樁托換基礎設計
1、根據(jù)工程地質情況,在地面以下16~18m深處有一層承載力較高的混合土及強風化安山巖,這是良好的樁端持力層,對于侵入隧道凈空內的靜壓樁,在隧道開挖初支結束后再割除,使樁端與隧道初支及二襯砼結合在一起共同承擔上部荷載。
2、錨桿靜壓樁在壓樁施工中,可以較直觀地顯示單樁承載力,且是在房屋基礎內預埋反力錨桿及開壓樁孔,錨桿靜壓樁機具簡單、操作方便、施工迅速、無振動、無噪音等污染,便于信息化施工,當建筑物出現(xiàn)較大不均勻沉降時可隨時增加樁數(shù)。
3、根據(jù)樓房產生裂縫沉降的部位及地質條件,要對樓房西側9m長范圍的基礎進行托換處理,樁長16~18m,用146mm×5mm鋼管加工,單樁豎向承載力180kN,建筑物基礎共布置41根樁,單節(jié)樁長2.0m,接樁采用電焊焊接,焊接內插318L150導正鋼筋,焊接時,焊縫應飽滿、連續(xù),無虛焊現(xiàn)象,鋼管樁內壓漿處理,以提高樁身承載力,注漿材料為水泥漿,水灰比0.5,控制壓力為0.3~0.5MPa。鋼管樁施工結束后,在樁頂部澆筑250mm厚微膨脹C30鋼筋砼樁帽,以加強基礎與樁身的整體連結,樁頭交叉筋與螺桿及鋼管焊接。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深層加固法
1、深層攪拌法
深層攪拌法是利用水泥、石灰等作為固化劑的主劑,并采用特的深層攪拌機械將軟土和固化劑在地基深部拌和,使軟土硬結,從而提高地基強度。深層攪拌法常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粉土和含水量較高且地基承載力標準值不大于120kPa的粘性土等地基。按加固材料的狀態(tài),可將深層攪拌法分為漿液攪拌法(濕法)和粉體攪拌法(干法)。
2、高壓噴射注漿法
高壓噴射注漿法是利用鉆機將帶有噴嘴的注漿管鉆入至土層預定深度后,利用鉆桿將高壓水泥漿或水從噴嘴噴出,形成噴射流,以與土拌和形成水泥土加固體,從而達到加固地基的目的。該方法常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加固深度可達30m。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相似的基坑,相似的土層,同樣的支護方式,為什么周邊建筑物有時完好,有時卻開裂?
1.側壁變形是基坑開挖、土體應力釋放的必然結果。但顯然,同樣的土體形變,條基比獨立基礎更容易適應,閥基、箱基比條基更容易適應,對樁基影響則更小。所以確定支護方案前,必須對周邊建筑物基礎形式調查清楚,不可盲目套用。
2.基坑邊是否堆載、重型機械的通過,是否分層開挖、是否實施降水都對周邊土體形變有重大影響。
為什么樹根樁濕式成孔(水沖鉆進)應采用不封孔注漿?
1.若注漿前封口,孔內水可被漿液擠壓向周邊土層擴散、滲透,但稠泥漿難以向周邊擴散,將和漿液混合共生,造成局部夾泥、斷樁。由于注漿花管一般在下部,所以上段樁缺漿夾泥。
2.濕式成孔注漿時應將注漿管插至孔底,用稠水泥漿將泥漿完全置換,然后方可投入石子。若要提高單樁承載力,可下兩根注漿管,實施二次注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