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秋天過后,它的樹枝被摘下來,用來制作手工藝品,比如籃子和籃子,這些都是很好的材料,那么這是什么樹呢?這棵樹是紫穗槐。
紫穗槐原產(chǎn)于美國東北部和東南部。中國東北、華北和西北、山東、安徽、江蘇、河南、湖北、廣西、四川等省都有栽培。紫穗槐是一種優(yōu)良的多年生綠肥,蜜源植物,耐貧瘠土壤、水分和輕度鹽漬土壤,能固氮。葉子豐富而有營養(yǎng)。在幼苗生長初期,幼苗的地上部分和根開始生長形成根系,但分布相對較淺。它們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質(zhì)、維生素等。它們是營養(yǎng)豐富的飼料植物。
種子處理
播種前,必須進(jìn)行種子處理:因莢果皮含有油脂,可影響種子膨脹速度及發(fā)芽率。種子處理方法,可用熱水處理,將種子放在容器中,邊倒開水邊攪拌,堅持五分鐘攪拌,再加冷水浸泡一天一夜后,掏出放入籮內(nèi),上墊稻草,每天淋水,幾天后待大部分種子露白即播種。實踐證明,浸泡的比不浸泡種子提早10~15天出土。另種方法用6%的尿水或草木灰浸泡6~8小時,以去種子油脂。將浸泡過的種子放在溫暖的地方發(fā)芽,如果溫度高,每天用冷水沖洗1-2次,2-8天后,種子發(fā)芽時即可播種。上述這樣處理,春播時帶皮的種子可提早出土10天左右。
紫穗槐幼苗移栽時,具體時間應(yīng)根據(jù)移栽環(huán)境確定。因為各地的氣候和環(huán)境通常不同,所以北方通常較冷,而南方有時較熱。當(dāng)然,好的時間通常是在春天或秋天,具體的月份可以由每個人決定。
當(dāng)移植一個樹種時,你只需要仔細(xì)觀察就能明白,剛剛移植的樹苗基本上都掉了大部分的枝葉。為什么會這樣?事實上,為了減少整個植物的蒸騰作用,一部分枝葉被切斷,而一小部分枝葉被留下以保證正常的光合作用和正常的新陳代謝。
選擇在春季或秋季移栽也是出于同樣的原因,即當(dāng)時氣溫相對較低,因此幼苗的蒸騰作用一般相對較小,尚未在新土壤中生根的根也能吸取足夠的水分和營養(yǎng),以保證植物的生長和存活。然而,如果天氣太熱,陽光直射非常厲害,那么植物蒸騰量很大,根系吸收率跟不上,這將很快導(dǎo)致。然后,將純種子在45-50℃的溫水中浸泡1-2天2夜,每天換一次溫水,使種子充分吸水膨脹。
苗床應(yīng)放置在平坦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中,中性沙壤土也應(yīng)如此。苗床使用發(fā)酵的牛糞和馬糞作為基肥,每畝用量為2000公斤。播種前,土壤應(yīng)整平并澆水一次。從三月底到四月初播種是合適的。播種溝大約5厘米深,行距為20厘米。播種后及時覆土,厚度為2厘米,播種量為每畝3公斤。播種后一周左右就能長出幼苗。苗木出圃后,可保存半個月,每平方米5-6株。選擇陽光充足、質(zhì)地疏松、排水良好、無礫石、雜草少、肥沃、接近中性的壤土地塊作為苗床。苗期要注意除草和澆水,防止地下害蟲。由于紫穗槐的根發(fā)育,其生長相對較快,可在一年內(nèi)出售。因此,苗圃管理基本上不進(jìn)行移植和種植。出售幼苗時,裸根的成活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