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蘇軾有首詩叫《贈嶺上梅》: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初夏5月,正是梅子成熟的好時節(jié)。在東京地區(qū)的人看來,做梅漬,還是的用入梅前的青梅為佳。
但這一次,關東人怎么覺得倒是不重要了,在關西的和歌山縣,產(chǎn)有日本好的紀州“南高梅”,這三個字在梅子相關制品的外包裝上出鏡率極高。
梅果子
三國時曹操是吃梅子能手,曾與劉備青梅煮酒,還以望梅止渴安慰兵士。吳人謂梅子為曹公,比如醋浸曹公。梅至少有190多個選育品種,另外還引進引進了日本品種十幾個。其中果梅逾百種,按果實顏色分白梅、青梅和紅梅。青梅果實中含有大量的天然優(yōu)質檸檬酸能促進三羧酸循環(huán),迅速將疲勞元素排出體外,大限度地產(chǎn)生能量,使食物能完全燃燒,這對運動員、高溫作業(yè)人員恢復體力有顯著的實際價值。成熟期也依次推遲,品質也依次提升。梅子一般單重20g左右,大的46g。梅子成熟變黃一般在農(nóng)歷五月,即陽歷6、7月。此季恰逢江南持續(xù)陰雨天,故稱其為“梅雨”或“黃梅天”。當然也跟“霉”掛鉤。
相比日本人幾乎每天都食梅子,中國人現(xiàn)在吃的少多了。
直到上世紀80年代我國才開始大量栽培果梅。1999年江蘇才確定了果梅的適栽區(qū)域。2005年加大了雜交育種力度。用清酒泡制的梅酒酒精度不高,清酒的香氣中帶著梅子的酸甜,很適合喜愛微醺滋味的女孩子們。南京地區(qū)全年無霜期短,受早春低溫影響落花嚴重,難以坐果。所以梅花山年年只賞花吃不到果。而南京南部山區(qū)年年也舉辦梅花節(jié)的溧水區(qū)傅家邊,則以果梅為主。過了溧水往南,梅子就多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