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時間對光亮度的影響很大。特別是溫度的影響更為明顯。在一定范圍內隨著溫度上升,拋光亮度明顯提高。在低溫時,隨著拋光時間的延長,光亮度呈上升趨勢。高溫時,拋光的光亮度很高,但是隨著溫度的上升,時間的延長,拋光件容易產生過腐蝕,而且過腐蝕嚴重時不僅使拋光亮度急劇下降,還會導致工件報廢,所以在溫度高時,必須控制好時間。總的說來,拋光效果隨著溫度上而提高,溫度低,拋光時間就要延長,但拋光效果提高不大;鋁材表面的氣體積累到一定量時由于氣泡向上逸出,又可能使表面產生條紋缺陷。溫度高,拋光時間就可縮短,其拋光效果也有明顯提高。

化學拋光和電化學拋光可以使特殊鋁材獲得非常光亮的表面,但是從拋光原理上看,化學拋光(及電化學拋光)與機械拋光卻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機械拋光是利用物理手段通過切削與研磨等作用使鋁材表面發(fā)生塑性形變,使得表面的凸部向凹部填平,從而使鋁材表面粗糙度減小、變得平滑,改善了鋁材的表面粗糙度,從而使其表面平滑或光亮。但是機械拋光會引起金屬表面結晶的破壞、變質而產生塑性變形層,以及因局部加熱而產生組織變化層。常用的酸類有:正磷酸、鉻酸、硫酸、醋酸、硝I酸、氫I氟酸等等。

電化學拋光
電化學拋光,又稱電解拋光,是將工件作為陽極,浸于特定的拋光介質中并通以直流 電。零件表面凸起的波峰部分電流密度較大,溶解較快,而凹人的波谷部分由于受到鈍化膜或添 加劑的保護而溶解很少或不溶解,原理如圖14 所示。因此,零件表面得以整平,產生光澤效果。鋁材在進行化學拋光前的裝料,原則上與普通陽極氧化生產的要求相同。
絕大多數(shù)金屬都能進行電化學拋光,只要選用不同成分的電解液即可。但電化學拋光成本較 高或效率較低,故常常只作為機械拋光后的精飾 工藝。例如,純鋁件和不銹鋼件,電化學拋光后 可以得到鏡面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