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傳統(tǒng)的THT印制電路板上,元器件和焊點分別位于板的兩面,而在SMT貼片印制電路板上,焊點與元器件都處在板的同一面上。因此,在SMT貼片印制電路板上,通孔只用來連接電路板兩面的導線,孔的數(shù)量要少得多,孔的直徑也小很多,因而就能使電路板的裝配密度極大提高。規(guī)范化所帶來的是允許功能和結構上有某些余量(因為元件的尺寸減小了)。下面小編整理介紹SMT貼片加工技術的組裝方式。
SMT單面混合組裝方式:單面混合組裝,即SMC/SMD與通孔插裝元件(17HC)分布在PCB不同的一面上混裝,但其焊接面僅為單面。
組裝工序在生產(chǎn)過程中要占去大量時間。裝配時對于給定的生產(chǎn)條件須研究幾種可能的方案并選取其中方案。目前,電子設備的成品組裝SMT貼片電子加工廠從原理上可分為如下幾種:
SMT貼片電子加工功能法。將電子設備的一部分放在一個完整的結構部件內。該部件能完成變換或形成信號的局部任務的某種功能,從而得到在功能上和結構上都已完整的部件,便于生產(chǎn)和維護。但對于不少人來說,對貼片元件感到“畏懼”,特別是對于部分初學者,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具備焊接元件的能力,覺得它不像傳統(tǒng)的直插元件那樣易于焊接把握,其實這些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按照用一個部件或一個組件來完成設備的一組既定功能的規(guī)模,分別稱這種方法為部件功能法或組件功能法。
SMT貼片加工工藝的發(fā)展
SMT貼片加工技術的發(fā)展和進步主要朝著4個方向。一是與新型表面組裝元器件的組裝要求相適應;二是與新型組裝材料的發(fā)展相適應;表面組裝技術在減小電子產(chǎn)品體積、重量和提高可靠性等方面的突出優(yōu)點,迎合了未來制造技術的要求。三是與現(xiàn)代電子產(chǎn)品的品種多,更新快特征相適應;四是與高密度組裝、三維立體組裝、微機電系統(tǒng)組裝等新型組裝形式的組裝要求相適應。
隨著元器件引腳細間距化,0.3mm引腳間距的微組裝技術已趨向成熟,并正在向著提高組裝質量和提高一次組裝通過率方向發(fā)展;隨著器件底部陣列化球型引腳形式的普及,與之相應的組裝工藝及檢測,返修技術已趨向成熟,同時仍在不斷完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