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污水清理生物處理法。生物處理法是處理工業(yè)廢水為常用的一種方法,一般會作為預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污水中呈溶解或膠體狀態(tài)的有機物分解氧化為穩(wěn)定的無機物質(zhì),使污水得到凈化。采用生物對水中的有機物和雜質(zhì)進行分解,從而使之成為無害、無污染的簡單化合物。在利用這種方法進行廢水處理的時候往往需要多種處理單元相互組合,才可以達到有效的處理。
污水處理方法,高濃度含酸含堿廢水來源很廣,化工、化纖、制酸、電鍍、煉油以及金屬加工廠、酸洗車間等都會排出酸性廢水。有的廢水含有無機酸如硫酸、鹽酸等,有的則含有蟻酸、醋酸等有機酸,有的則兼而有之。
廢水含酸濃度差別很大,從小于1%到10%以上都有。造紙、印染、制革、金屬加工等生產(chǎn)過程會排出堿性廢水,大多數(shù)情況下含有無機堿,也有含有機堿。某些廢水的含堿濃度蕞高可達百分之幾。廢水中除含有酸、堿外,還可能含有酸式鹽和堿式鹽,以及其他酸性或堿性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等物質(zhì)。
將含有酸堿的廢水隨意排放不僅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和破壞而且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因此對酸、堿廢水首先考慮回收和綜合利用。
當酸、堿廢水濃度較高時,例如含酸廢水含酸量達到4%以上、含堿廢水含堿量達到2%以上時,就存在回收和綜合利用的可能性,可用來制造、石膏、化肥,也可以回用或供其他工廠使用。濃度低于4%的酸性廢水和濃度低于2%的堿性廢水由于回收利用意義不大,會進行中和處理。
污水清理,廢水中油類污染物的種類按存在形式可劃分為5種物理形態(tài)。
(1)游離態(tài)油靜止時能迅速上升到液面形成油膜或油層的浮油,這種油珠的粒徑較大一般大于100μm約占廢水中油類總量的60%—80%。
(2)機械分散態(tài)油,油珠粒徑一般為10μm-100μm的細微油滴,在廢水中的穩(wěn)定性不高,靜置一段時間后往往可以相互結合形成浮油。
(3)乳化態(tài)油油珠,粒徑小于10μm一般為0.1-2μm,這種油滴具有高度的化學穩(wěn)定性,往往會因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劑而成為穩(wěn)定的乳化液。
(4)溶解態(tài)油極細微分散的油珠,油珠粒徑比微電解乳化油還小,有的可小到幾個nm,也就是化學概念上真正溶解于廢水中的油。
(5)固體附著油,吸附于廢水中固體顆粒表面的油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