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紫穗槐的撫育管理要求不嚴格
紫穗槐造林密度應視造林目的和水土條件而定。如每年采割作綠肥、飼料等,可密些;水土條件差,也可密些,一般每畝栽植300-400株;以固沙護土為目的,可密到每畝1000余株。為了提高植樹成活率,促其萌孽,可在根頸以上10-15厘米處截去,這樣枝條發(fā)得多長得快。紫穗槐的撫育管理要求不嚴格。一般造林后,每年應對幼林除草松土1-2次,隔年應割1次。以收割綠肥等為目的的紫穗槐林,在造林的年平茬后,可適當進行林糧間作,促發(fā)幼株生長,第二、第三年,在平茬合適時培土,以擴大根盤,爭取多萌發(fā)枝條,芽旺條多。土壤貧瘠的山地,次平茬后,暫停一二年割條和翻地;在風蝕沙荒地上的紫穗槐造林,要保留50%以上不平茬,以留作防護林帶,實行隔行隔帶的輪割,如以保留地為目的的可不平茬;丘陵山坡的紫穗槐林,應沿水平等高方向,進行隔帶采條平茬。
紫穗槐適宜播種期為春、秋兩季(4~5月、9~10月)
b.碾磨法。把種子倒在磨盤上攤平,厚4~5厘米,進行碾壓,使種皮即可播種。②整地播種。紫穗槐適宜播種期為春、秋兩季(4~5月、9~10月)。選擇向陽、質地疏松、排水良好、無碎石、雜草少、較肥沃、近中性壤土的地塊做苗床。每畝施腐熟廄肥500~750千克,過磷酸鈣和鈣鎂磷肥15~20千克,翻耕入土做基肥,耕深約30厘米,敲碎土塊,耙平,開溝做畦,畦寬1~2米。播前苗床按行距20~30厘米開出淺溝,溝深3~5厘米,寬6~8厘米,把經處理的種子條播于溝內,播后覆土2厘米厚,并稍加壓,用水噴透。播種量為4~8千克/畝(未浸水時的重量)。
紫穗莢果果種子處理方法
3.種子處理:紫穗莢果果皮含有油脂,種子堅硬,硬粒較多,不易吸水透氣,發(fā)芽緩慢。為使幼苗出土整齊、縮短出苗期、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必須對種子進行處理。生產上我們采用熱水浸種催芽法。播種前,將種子(帶莢皮)放在大盆中,然后倒人2份開水,1份涼水,水溫約60℃。邊倒熱水邊攪種子,使種子上下受熱均勻,當水溫約達30℃時,停止攪拌種子,自然冷卻后浸種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