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修剪幼苗和捆綁樹枝
育苗過程中損壞的枝條和根系應適當修剪,保持良好的樹形和完整的根系,有利于苗木的成活。對于一些樹形松散的樹木,如樟子松、樟子松等,在育苗前要捆綁好,以免育苗時損壞樹枝,便于裝卸和運輸。播種前應先一次,第二天或第三天開始播種,播種時應清除空袋和小苗,用鏟子從底部切掉毛細根,然后仔細包裝塑料袋。一般情況下,10或20株植物應裝在一個袋子里,捆扎后堆放整齊,以便裝載和計數(shù)。在整個育苗工程中,應盡可能保持容器袋的完整性,袋不應撕裂,土球不應損壞。存活率應該得到保證。
種植在護坡上的紫穗槐側根發(fā)達,等級多,側向延伸能力強。是水土保持的好樹種。用于公路邊坡綠化,可降低雨水對坡面的侵蝕強度,保護路肩和邊坡。特別是在陡坡和高填方路段,種植對減少水土流失有明顯的效果,可以保護公路邊坡,美化環(huán)境,減少污染。紫穗槐的旺盛生命力能有效抑制雜草的生長,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道路養(yǎng)護工人除草的勞動強度。值得在公路綠化中進一步推廣護坡種植,特別是在立地條件較差的路段。種植效果特別好。
加強管理:為使紫穗槐生長壯苗,苗期除草3-4次,配合配方施肥。在幼苗生長的高峰期,每六個月向根外噴灑尿素和磷酸二氫鉀等肥料,并在葉表面均勻分布水分。好在陰天和晚上施肥。同時,應進行病蟲害防治,防止嚴重病蟲害的發(fā)生。
間作:當幼苗高度為3-5厘米時,除去病蟲苗、瘦苗和密集的兩株苗,以除去劣苗,保留優(yōu)苗。當幼苗高度為6-8厘米時,進行第二次間苗,密度適中,分布均勻,有利于通風透光,促進幼苗生長發(fā)育。中耕除草:幼苗完全生長后,及時松土除草。除草時,盡量用手拔苗以防受傷。幼苗生長期,一年中耕除草約3 ~ 4次。保持土壤疏松,防止雜草和幼苗爭奪水分和養(yǎng)分。紫穗槐病蟲害少。一旦它們出現(xiàn),應該使用殺蟲劑和殺真菌劑來防止它們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