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貔貅的歷史傳說
貔貅,神獸名,東漢許慎《說文》:'貔貅,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貔貅,牝麒也。'段玉裁注稱:'貔貅,狀如麋,一角,戴肉,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也。'何法《征祥記》:'貔貅者,牡曰麟,牝曰麟,許云仁獸,用《公羊》說,以其不履生蟲,不折生草也。'《禮記·禮運》:'山出器本,河出馬圖,鳳凰貔貅,皆在效橄。'同書又載:貔貅、鳳、龜、龍,謂之四靈。'據上所載,知貔貅為古代傳說中的神獸之一,為祥瑞物(仁獸),呈麋身、牛尾、一角。又貔貅,可簡稱為貔貅,或'牡曰貔貅,牝曰貔貅',亦與鳳、龜、龍合為'四靈'。
在家宅或工作地點的適當位置放置貔貅,有聚財的功效。一般做偏行的人都認為貔貅會旺偏財,因此都會在公司或 地方擺放貔貅。貔貅與麒麟有所不同,貔貅是兇狠的瑞獸,有鎮(zhèn)宅的作用,古代還用它來鎮(zhèn)墓,是墓穴的守護神,一般古墓的墓前都可以看到,可知其殺氣的勇猛,因此貔貅在風水上用來擋煞、鎮(zhèn)宅,其威力是毋庸置疑的。銅貔貅不僅是祥瑞的象征,瑞獸文化還反映出中華民族的大融合,是中華民族團結統(tǒng)一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