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粉條是以豆類、薯類和雜糧為原料加工制成的絲狀或條狀干燥淀粉制品。后來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為了方便快捷,市場上制作酸辣粉一般都采用干粉條。粉條加工在我國有千余年的歷史,各地均有生產(chǎn),呈灰白色,黃色或黃褐色,為干制品粉條按形狀又可分成圓粉條和寬粉條兩種。因為粉條在我國各地都能生產(chǎn),其選料和工藝自然就存在優(yōu)劣差異,要做出好的酸辣粉來,選擇的粉條就至關(guān)重要。
正宗重慶酸辣粉的基本特點:一、粉要軟而有韌性,柔而有勁道,外表晶瑩剔透,二、味道麻、辣、鮮、香、酸且油而不膩,即要能達(dá)到麻而不苦,辣而不燥,鮮而純正,酸而不痙、香而厚實有回味,吃完后,口齒留香,不乏味,且湯色紅亮,二者必須滿足。
雞、陴縣豆瓣、干辣椒、花椒(多少根據(jù)個人喜好,我是覺的多才過癮)、胡椒、大料少量、茴香少量、姜、蔥、香菜、鹽、雞精、油、各種要涮的菜。
做法:
1、雞剁塊,下鍋(不需加油)炒干水分
2、鍋里燒油(可多點),油開后放豆瓣、辣椒、花椒、姜,炒一下,倒入雞塊、辣椒炒,加鹽
3、炒香后加入水煮,放入胡椒、大料、茴香、蔥、雞精,煮開后把粉放進(jìn)去,煮2到3分鐘就好了!
4、香菜切細(xì)末,加雞精,根據(jù)個人口味加鹽,喜歡辣就要湯鍋上漂的油,不喜辣就要鍋里的湯,拌好,就開動啦!
陜西人吃面少不了一碗油潑辣子,我呢,還是文雅一點,小碗一點啦,陜西的其中一怪就是油潑辣子一道菜,可見辣椒在陜西飲食中的重要作用,不管吃什么面基本上離不開這碗紅油的,不過說真心話,放點紅油進(jìn)去不僅顏色更好看,味道也會更香。
麻食可以做成是帶湯的,還可以做成炒的,或者直接炒自己愛吃的菜拌在一起,還可以做成炸醬的,但是這些都是我自己的做法,地道的陜西吃法基本就是燴和炒兩種,麻食真的是一種適合一年四季的飯,冬天吃一碗熱騰騰的,夏天可以提前做 好,放涼吃,就著大蒜,那滋味叫一個香??!粉湯羊血則先是民間食品,后來經(jīng)廚師和生意人引入市肆,但仍舊粉湯羊血為普通老百姓所喜愛,仍舊保留濃厚的民間食品風(fēng)格。如果吃不完剩下了那也不要緊,下一頓在炒鍋里加點油,燒熱了重新炒一下,就是另一番味道了,不管怎么吃都是好 的,都是香的,一定要試試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