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白加黑”、“白改黑”路面工程的問題是反射裂縫,針對該問題目前較成功的做法是采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技術(shù)。該技術(shù)是將水泥混凝土的面板,通過設備(共振破碎機或多錘頭破碎機)一次性破碎為碎塊柔性結(jié)構(gòu),因破碎后顆粒粒徑小,力學模式更趨于級配碎石,因而將其命名為碎石化。
碎石化技術(shù)根據(jù)破碎原理和施工機械的不同分為兩類:共振碎石化和多錘頭碎石化。但是由于多錘頭碎石化在控制反射裂縫方面并不十分明顯,而共振碎石化技術(shù)將混凝土板破碎成高強粒料層,是目前能夠消除反射裂縫的破碎技術(shù)。因此,共振碎石化技術(shù)成為目前路面改造工程的選擇。
共振碎石化是一種路面破碎加鋪技術(shù),就是將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成小顆粒,碾壓后直接作為基層或底基層,再在其表面直接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的工藝。碎石化不僅是一種破碎路面的工藝,更是一種混凝土路面修復方法。它由振動體帶動工作錘頭振動破碎舊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安裝路邊緣和地下排水系統(tǒng),設計瀝青罩面三個主要部分組成。
破碎后的粒徑上部較小,下部較大。小粒度可較好地消除反射裂縫,同時下部的較大的粒度結(jié)構(gòu)也有利于路面滲水的橫向排除和阻止下滲。破碎后的紋路規(guī)則排列,并與路面成35°~40°夾角。有夾角的紋理結(jié)構(gòu)可使碎石塊之間相互嵌合,經(jīng)壓實后相互咬合得更緊,更穩(wěn)定。破碎深度可控制,不沖擊路基,保證路基下的管線設施完好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