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天津市民族樂器廠二分廠是以藏族樂器和各種少數(shù)民族樂器為主的民族樂器生產(chǎn)制造企業(yè)。兼營制作國內(nèi)各種民族樂器。該企業(yè)產(chǎn)品主要銷往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同時出口美國、日本、南非、智利等國。廣泛受到贊譽和好評。
馬頭琴一種兩弦的弦樂器,有梯形的琴身和用馬頭裝飾的琴柄,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樂器。可以說,馬頭琴伴隨著蒙古族從草原和歷史的遠處一路走來,其中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中國 蒙古 族民間拉弦樂器。蒙古語稱"綽爾"。琴身木制,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馬皮蒙面。聲音圓潤,低回宛轉(zhuǎn),音量較弱。相傳有一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
運弓折疊
運弓中,弓毛和琴弦要保持直角狀態(tài)。琴頭呈方柱形,頂端向前彎曲,造型為雕刻精細的馬頭,既有奔馬的馬頭,也有立馬的馬頭,有的是在琴桿上端直接雕出,也有的是雕好以后粘上去的。馬頭琴的定弦有多種,因較細的琴弦張在里弦,較粗的弦張在外弦,所以常以反四度關系定弦為g、c1,有時也以正四度關系定弦為d1、a,正五度關系定弦為d1、g。拉奏方法也與其它拉弦樂器不同,琴弓的弓毛不夾在里、外弦之間,而是在兩弦外面擦奏,所以它具有獨特的音色,柔和、渾厚而深沉,拉奏起來,特別洪闊、低沉而豪放,富有草原風味。
建國以來,廣大文藝工作者對馬頭琴及其演奏進行了深入的調(diào)查研究,做了許多大膽有益的改革。“手工精琢的馬頭琴不僅需要琴匠嫻熟的技巧,更需要制作者懂得‘聲音的味道’,以此平衡馬頭琴的藝術性與實用性。如:馬頭琴形制結構上使用了較大的琴箱,選用良好的木材。采用了富于彈性的改良弓子,增大了琴的音量。改革后,用尼龍絲弦代替了馬尾弦,將定弦提高了四度音程,擴大了音域,在保留原有柔和、深厚的音色的同時,增加了清晰、明亮、富有力度的特點,為現(xiàn)代馬頭琴演奏技術的發(fā)展打下了基礎。
從馬頭琴古老的傳說及其的形制、構造可以看出,馬頭琴與自然、民族、社會的關系?!艾F(xiàn)在不僅中國有馬頭琴愛好者找我訂做馬頭琴,前段時間還有從國外找我訂制馬頭琴的客戶,市場前景很大。作為草原獨有的樂器,馬頭琴在它的傳說和的形制、構造中,蘊含了草原民族與駿馬密不可分的關系。它是牧民日常生活和節(jié)日慶典中,必不可少的一件樂器,是草原人民生命與情感傾訴渲瀉的一種樂器化形式,說明馬頭琴具有廣泛的群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