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退火是指把鋼加熱到某一溫度,經保溫后緩慢冷卻(隨爐冷卻或在導熱能力差的介質中冷卻),以獲得接衡組織的工藝方法。目的:降低硬度以便于切削加工;提高塑性以利于塑性加工成形;細化晶粒以提高力學性能;消除應力以防止變形和裂。
2、正火是指把鋼加熱到A3線(對亞共析鋼)或Acm線(對過共析鋼)以上30-50度,保溫后,在靜止空氣中冷卻的處理藝。
3、淬火是指把鋼加熱到組織轉變溫度(A3或A1)以上30-50度,保溫后快速冷卻的處理工藝。其目的在于獲得馬氏體組織,使鋼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淬火是強化鋼材的重要方法。
對于熱處理后不再進行機械加工的模具工作面,淬火后盡可能采用真空回火,特別是真空淬火的工件(模具),它可以提高與表面質量相關的機械性能,如疲勞性能、表面光亮度、而腐蝕性等。
熱處理過程的計算機模擬技術(包括組織模擬和性能預測技術)的成功開發(fā)和應用,使得模具的智能化熱處理成為可能。由于模具生產的小批量(甚至是單件)、多品種的特性,以及對熱處理性能要求高和不允許出現廢品的特點,又使得模具的智能化熱處理成為必須。
由于加熱不足,冷卻不良,淬火操作不當等原因造成的軸承零件表面局部硬度不夠的現象稱為淬火軟點。它象表面脫碳一樣可以造成表面耐磨性和疲勞強度的嚴重下降。
軸承零件在熱處理過程中,如果是在氧化性介質中加熱,表面會發(fā)生氧化作用使零件表面碳的質量分數減少,造成表面脫碳。表面脫碳層的深度超過加工的留量就會使零件報廢。表面脫碳層深度的測定在金相檢驗中可用金相法和顯微硬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