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發(fā)病區(qū)的草很快枯黃,形成小的枯草圈,起初斑塊直徑一般在5厘米至15厘米。隨著病害的染加重,病斑也逐漸擴大,由小斑連接成大斑,呈“馬蹄狀”,病斑的直徑可達40厘米。在地勢不平、土質(zhì)保水性差的地方,草坪草的根系長得不好,高溫、干燥條件下夏季斑枯病發(fā)生重,且在坡面和向陽面更重。但在地勢平坦、保水性好的粘壤土上生長的草坪不易受到夏季斑枯病的危害。
混播草追肥:草坪追肥可用化肥或有機肥。施用化肥需注意以下幾點:N:P:K的比例控制在5:4:3;一般土壤施用量為每667平方米10千克;正常情況下,南方秋季施肥,北方春季施肥;施肥和澆水應(yīng)密切配合,有條件的好使用配比好的液肥。有機肥多在休眠期施用,用量一般為1000~1500公斤/畝,每隔2~3年施用一次。有機把的施用不僅能改進土壤疏松度和通透信,而且有助于草坪安全越冬。
暖季型草坪草:指適宜在25℃至35℃生長的,在-5℃至42℃范圍內(nèi)能安全存活的草坪草,這類草在夏季或溫暖地區(qū)生長旺盛,常見的有馬尼拉草、天堂草、臺灣草、百慕大草。返青水:為植物正常返青、發(fā)芽生長,在春季土壤化凍后對植物進行的灌溉的水。施肥:對作物進行人為的營養(yǎng)元素的補充的行為稱為施肥。基肥:播種、移栽前施用的肥料。以遲效性有機肥如堆肥、圈肥、綠肥等為主,配用適量效化肥,結(jié)合土壤耕翻時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