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傳統殯葬服務的內容主要有殯儀、葬儀工作,及每年一次的清明祭奠服務。實際上,這僅是現代殯葬服務工作內容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除了這三項內容外,現代殯葬服務工作還應該包括殯葬的前延和后續(xù)。前延包括各種形式的遺囑服務、定制個人畫像服務、人物雕塑服務、撰寫回憶錄服務。同時,可創(chuàng)新“生死觀教育”,引導人們對人生生死積極的看法,在全社會形成新的生死觀,以平常心態(tài)討論和面對問題,推動人們生前規(guī)劃身后事新風尚的形成。
殯葬禮儀的發(fā)展:漢族喪1葬舊的傳統是講究重殮厚葬,并且夾雜著許多迷1信的習俗。漢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禮隆重,分殮、殯、葬三個階段進行。古有以人殉葬的習俗,后逐漸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則以紙扎人像伴葬。葬禮以后,有做七、斷七、百日、周年等追悼儀式,并將牌位送歸祠堂,這已從葬禮時對人的儀禮轉為對“鬼靈”、“祖靈”的儀禮。
殯葬服務機構的設立必須報民政1部門審批。具體權限為:建設經營性公墓(陵園),由省民政廳審批;建設殯儀館、火葬場,由縣級人民1政府和設區(qū)的市(州)人民1政府的民1政部門提出方案,報本級人民政1府審批;設立殯儀服務站(點)、農村公益性墓地(骨灰堂)以及不直接冠以殯葬服務設施名稱但從事殯葬服務項目的單位,由縣(市)或設區(qū)的市(州)人民1政府民政1部門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