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蟻,亦稱蟲尉。白蟻體軟弱而扁,白色、淡黃色、赤褐色或黑褐色均有,各種不同種類體色不一樣。白蟻的兵蟻和工蟻怕光,多數(shù)種類的眼鏡已退化,在活動和取食的時候需要構筑蟻路、蟻道或泥被、泥線作為遮光掩護物??谄鳛榈湫偷木捉朗?,觸角念珠狀。有長翅、短翅和無翅型。具翅種類有兩對狹長膜質(zhì)翅,翅的大小、形狀以及翅脈序均相似,故稱等翅目。白蟻的翅經(jīng)短時間飛行后,能自基部特有的橫縫脫落。 白蟻為社會性昆蟲,從卵孵化幼蟲后就分化成為工蟻、兵蟻、若蟲等不同的品級,其若蟲等又可成為具有繁殖能力的有翅成蟲。不同白蟻種類的品級分化有所不同,木白蟻科和原白蟻屬的白蟻生活史缺少工蟻這一品級;鼻白蟻科的家白蟻、散白蟻、原鼻白蟻等和白蟻科的黃球白蟻、大鋸白蟻等的品級分化有補充型蟻王、蟻后;大白蟻、土白蟻等生活史中缺補充型蟻王、蟻后。

有翅成蟲分飛后,雌雄脫翅配對,然后尋找適宜的地方入上營巢。營巢后約6天開始產(chǎn)卵,一批卵30-40粒,以后每天產(chǎn)4-6粒。木白蟻科的有翅成蟲可以見到前緣脈、亞前緣脈、徑脈、徑分脈、中脈和肘脈,徑分脈有許多分枝。卵期約40天。據(jù)成年巢觀測由幼蟻發(fā)育成工蟻需要3個蟲齡,歷期達4個多月;發(fā)育為蟻要經(jīng)過5個蟲齡;發(fā)育為有翅成蟲要經(jīng)過7個蟲齡,歷時7-8個月。初建群體的入土深度,在頭一百天內(nèi)為15-30cm。巢體只有一個平底上拱的小空腔。

滅治方法:人工挖巢、薰蒸劑、灌藥液泥漿、噴、投放等。肘脈有較多的支脈,靠近翅基的支脈比較粗壯,離翅基遠的支脈比較細弱。 在土質(zhì)堤壩上滅治了黑翅土白蟻之后,與林區(qū)、農(nóng)區(qū)大不一樣。蟻患雖除,但白蟻活動形成的蟻路、空腔、蟻穴依然存在,這仍是堤壩上極大的隱患。必須采取灌漿、回填土方等進行再治理,才能確保堤壩安全。所使用的必須標明名稱、生產(chǎn)廠家、產(chǎn)品批號、登記證號、有效成份和出廠日期, 并附有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和批次檢測合格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