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你知道納米銅粉材料的小尺寸效應奇異特性嗎
特殊的磁學性質:
人們發(fā)現(xiàn)鴿子、海豚、蝴蝶、蜜蜂以及生活在水中的趨磁細菌等生物體中存在超微的磁性顆粒,使這類生物在地磁場導航下能辨別方向,具有回歸的本領。磁性納米顆粒實質上是一個生物磁羅盤,生活在水中的趨磁細菌依靠它游向營養(yǎng)豐富的水底。通過電子顯微鏡的研究表明,在趨磁細菌體內通常含有直徑約為2′10-2微米的磁性氧化物顆粒。小尺寸的超微顆粒磁性與大塊材料顯著的不同,大塊的純鐵矯頑力約為80安/米,而當顆粒尺寸減小到2′10-2微米以下時,其矯頑力可增加1千倍,若進一步減小其尺寸,大約小于6′10-3微米時,其矯頑力反而降低到零,呈現(xiàn)出超順磁性。利用磁性超微顆粒具有高矯頑力的特性,已作成高貯存密度的磁記錄磁粉,大量應用于磁帶、磁盤、磁卡以及磁性鑰匙等。利用超順磁性,人們已將磁性超微顆粒制成用途廣泛的磁性液體。
如想了解更多銅粉的相關信息,歡迎來電咨詢。
超細銅粉是如何在花崗巖小鋸片中運用的
國內做花崗巖小鋸片的客戶,很多都采用銅基胎體,會用到超細銅粉。還有些大量客戶用到普通的復原銅粉,在后期的燒結等過程中,或多或少的會暴露一些缺陷,比方因燒結溫渡過高,招致和其他金屬元素合金化不夠;燒結的資料組織平均性較差,因此對金剛石顆粒的把持力削弱等等。如想了解更多銅粉的相關信息,歡迎致電銅基粉體進行咨詢。
紫銅管潤滑油含有的銅粉量的變化分析
從微觀尺度來分析,模具和銅管的表面是粗糙的,因而在擠壓力的作用下發(fā)生相互接觸時,模具和銅管兩表面的微凸體相遇,硬質合金表面的微凸體壓入到銅管表面,在壓力、摩擦力的作用下,銅管表面的微凸體在這樣力的作用下發(fā)生變形而脫離了銅管表,導致了在潤滑油中產生了直徑幾微米的銅粉并且在銅管的表面產生了很細的溝槽,嚴重時會在銅管表面產生擦傷。如想了解更多銅粉的相關信息,歡迎來電咨詢。
銅粉的相關基本概念——銅的化學性質及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元素符號:Cu。
可溶于硝酸和熱濃H2SO4,略溶于鹽酸。銅在氧氣中加熱可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但不是燃燒,確切來說是氧化還原反應。純銅呈玫瑰紅色、金屬光澤,但氧化后形成氧化薄膜,外觀成紫色,因此通常稱作紫銅。
物理性質:密度:8.89g/cm3;熔點:1083℃ 沸點:約2500℃。
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廣泛應用于導電材料和傳熱材料韌性好、耐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