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周村古商業(yè)街
周村古商業(yè)街
提起周村大多數人可能不太清楚,但一提起電視連續(xù)劇《大染坊》可能知道的人就太多了:清朝末年,十五歲的陳六子父母早亡,討飯為生。但天資聰明,胸懷大志。臘八天冷,飯店伙計鎖子叔見他沒有要到飯,就將自己的半塊餅給了他。并囑咐天太冷,夜里不能睡著。這一夜陳六子為了御寒,在街上亂跑亂跳。早上,周村通和染坊周掌柜出來掃雪,救下陳六子,并認其做了義子,起名陳壽亭。陳壽亭便從周村染坊開始將生意做到了,做到了。
周村是封建社會后期經濟轉型中興起的手工業(yè)商業(yè)城鎮(zhèn),明清時期發(fā)展成為我國北方的重要商鎮(zhèn),號稱“村”。周村作為商業(yè)名鎮(zhèn),與中國南方的佛山、景德鎮(zhèn)、朱仙鎮(zhèn)齊名,成為無水路相通的四大旱碼頭之一。周村古商業(yè)是在各種手工業(yè)、農副業(yè)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從而推動了其他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興盛。通過從康熙到道光近150年的發(fā)展,周村成為相當繁華的市鎮(zhèn)。
丘姓祭祖碑
丘姓祭祖碑
在穆公祠東配殿內陳列著姜姓源流考和姜氏宗譜,姜姓是我國古老的姓氏之一,在漫長的歲月中,姜姓氏族世代繁衍,不僅分布于中華大地,而且世界各地都有,韓國前盧泰愚就是姜姓后裔,曾于2000年前來太公祠尋根訪祖。經考證出自姜姓的姓氏有103個。
姜太公祠為中國明清傳統(tǒng)的廟宇式布局形式,大門的門楣懸有中國學會會長趙樸初老先生題寫的“姜太公祠”四個大字,大門兩側供奉有高大威武的青龍、兩星君。主殿內正中供奉著姜太公彩繪圣像、兩側供奉有齊國的第二代國君齊丁公和第十六代國君齊桓公的圣像。殿壁上的壁畫,表現了姜太公的生平事跡,主要內容有:姜氏封呂、貧困生涯、棄官避紂、著書立說、渭水垂約、孟津會盟、牧野大戰(zhàn)、封齊就國、與萊爭丘、嚴罰不訓、周王授權、傳子歸周。
濟南大明湖
濟南大明湖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也是的賞荷勝地,湖區(qū)內有大片的荷花,湖畔有遐園、稼軒祠、鐵公祠、小滄浪、北極閣等眾多美景。大明湖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也是泉城重要風景名勝和開放窗口。它位于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qū)北部。大明湖是一個由城內眾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面積甚大,幾乎占了舊城的四分之一。市區(qū)諸泉在此匯聚后,經北水門流入小清河。蛇不見,蛙不鳴;久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大明湖兩大之處。
濟陽澄波湖
濟陽澄波湖
千年來黃河岸邊、古濟水之北孕育了數不清的寶藏,濟陽古“八景”便是其中不可多得的瑰寶,遐邇,彰顯古風神韻。為紀念孔子而始建于漢唐的聞韶臺歷為“濟陽八大景”之,相傳站在聞韶臺頂的蒼松古槐下,可俯瞰全鎮(zhèn)千家萬戶,南望“濟水澄波”,西睹“禪塔晚燈”,別有一番風韻。如今這些古風遺韻已悄然無蹤,惟有一泓澄波亙古長留。白居易詩中“濟水澄而潔,河水渾而黃。交流列四瀆,清濁不相傷。”正是這汩清流,平地開源,潔清秉德,包容眾流而波瀾不揚,潤澤萬物而不濫不竭;雖形狀微細,潛流屢絕,卻能曲折千里,綿亙千年,獨流赴海,將清絕、堅韌融進了濟陽的骨子里去。盡管濟水已逝,但這份風骨猶存,澄波湖項目再現“濟水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