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鍍硬鉻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
結(jié)合力差產(chǎn)生原因:
①工件預熱時間過短
②鍍液溫度太低,電流密度太大
③高合金鋼表面鈍化膜未除凈
④底金屬內(nèi)應力大,陽極處理時間過長
排除方法:
①薄壁零件應預熱3~10min,厚件預熱5~15min
②正確維護鍍液的溫度和電流密度
③加強鍍前處理
大面積零件中心無鉻層
產(chǎn)生原因:
①沖擊電流過小
②硫酸含量過高
③開始電鍍時采用的小電流時間過長
排除方法:
①提高沖擊電流
②用碳酸鋇處理
③階梯式給電應在3~5min升至正常
鍍硬鉻的?性能特點?是什么?
鍍鉻層具有很高的硬度,較好的耐熱性,在500℃以下加熱,其光澤性、硬度均無明顯變化,溫度大于500℃開始氧化變色,大于700℃硬度開始降低。鍍鉻層的摩擦系數(shù)小,特別是干摩擦系數(shù),在所有的金屬中是蕞低的。所以鍍鉻層具有很好的耐磨性。鍍鉻層具有良好的化學穩(wěn)定性,在堿、硫化物、肖酸和大多數(shù)有機酸中均不發(fā)生作用,但能溶于氫氯酸(如鹽酸)和熱的硫酸中。在可見光范圍內(nèi),鉻的反射能力約為65%,介于銀(88%)和鎳(55%)之間,且因鉻不變色,使用時能長久保持其反射能力而優(yōu)于銀和鎳。
電鍍硬鉻工藝會導致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鍍鉻工藝使用的鉻酸溶液,會產(chǎn)生含鉻酸霧和廢水,而且還有其它一些缺點,如:硬度一般為800~900HV,硬度比一些陶瓷和金屬陶瓷材料低,且硬度還會隨溫度升高而降低;鍍鉻層存在微裂紋,不可避免產(chǎn)生穿透性裂紋,導致腐蝕介質(zhì)從表面滲透至界面而腐蝕基體,造成鍍層表面出現(xiàn)銹斑甚至剝落;電鍍工藝沉積速度慢,鍍0.2~0.3mm厚的鍍層往往需要2~3個班的時間,也不利于厚鍍層的應用。
因此,研究領域一直努力尋找替代電鍍硬鉻的新工藝。目前已出現(xiàn)許多新工藝并得到應用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