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石雕欄桿也叫做欄板,它是傳統(tǒng)的護欄建筑,現(xiàn)在隨著技術的精湛、觀念的更新,風格的獨特,有效提升了石雕欄桿的吸引力。石雕欄板在園林建設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石雕欄板材質(zhì)分類:大理石、花崗巖等欄板。石料主要是由天然的大理石雕刻而成,大理石典雅柔和的顏色和自然簡潔的紋路,不僅美化著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讓我們充分感受到自然的美麗和魅力。
大理石欄板,天然大理石雕刻,是橋梁和建筑上的安全設施,要求堅固,且要注意美觀。所以在制作上它繼承了傳統(tǒng)藝術風格,以精湛的技藝,新穎的設計理念,大氣磅薄之勢,為我們展現(xiàn)了它的“形態(tài)”和“內(nèi)涵”。
石雕欄桿常見圖案的寓意
石雕欄桿雕刻的圖案都有什么寓意呢?以下簡單舉幾個例子:
1.在中華民族文化傳承中,龍一直是威嚴與尊榮的一種象征。龍的各部位都有特定的寓意:突起的前額表示聰明智慧;角表示社稷和長壽;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現(xiàn)威嚴;魔爪表現(xiàn)勇猛;劍眉象征英武;獅鼻復象征寶貴;金魚尾象征靈活;馬齒象征勤勞和善良等。
2.鳳凰的寓意為堅強勇敢、愛情甜美、生活幸福,更是歷代皇室的象征以及夫妻和睦的祝福。鳳凰集合了德、順、義、信、仁,是一種五德兼?zhèn)涞镍B王,又因鳳凰造型簡單大方、端莊典雅,在一定程度上傳承了古代雕工技藝的外形,同時也融入各種時尚新穎的元素,既有傳統(tǒng)的文化氣息,也蘊涵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是給人們送去視覺的享受以及心理、精神上的寄托,自然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和追捧。
3.中國人歷來把石獅子視為吉祥之物。從古至今,石獅子備受人們的喜愛,不管是官宦權貴,還是大富大貴,都會在自己家的家門口兩邊各放一個石獅子。在人們的民俗生活中,石獅子不僅用來守衛(wèi)大門,還有在鄉(xiāng)間路口設立石獅子與“石敢當”有同樣的功能,用以鎮(zhèn)宅、避邪、禁壓不祥和保護村寨的平安。
中國石雕史中誕生了許多好的作品,其中漢代《霍去病墓石刻》是極具代表性的大型紀念性石雕群,整個石群包羅萬象,共有馬踏匈奴、臥馬、躍馬、臥虎、臥象、石蛙、石魚、野人、母牛舔犢、臥牛、人與熊等石雕作品,件件堪稱精品。作品結合花崗巖的特殊質(zhì)感外加古樸的風格,隨形就勢,循石造型,將圓雕、浮雕、線刻等技法綜合運用,以超寫實的藝術手法詮釋出漢朝英雄的豪放和雄偉氣魄,是中國石雕歷史難得的藝術佳品。
拴馬樁的造型各異,有什么寓意?
以前的拴馬樁用來栓馬、驢等,而到了近代更多的是一種裝飾,象征富裕的家庭。在農(nóng)家宅院的門前,雕刻精美的拴馬樁稱“樣樁”、“看樁”,所用石材多是灰青石、黑青石,少數(shù)用細砂石。
而拴馬樁分為四部分:樁頭是石雕的主要部位:樁頸(臺座)承托樁頭,一般為上圓下方,其上浮雕蓮瓣、鹿、馬、鳥、兔、云、水、博古等圖案;樁身,少數(shù)刻串枝紋、卷水、云水紋;樁根則埋入地下。樁頭圓雕,有表現(xiàn)人物,人、獸和多人物組合形象,也有表現(xiàn)神話故事人物如壽星、劉海、仙翁等。動物形象則有獅、猴、鷹、象、牛、馬等。
陳氏石雕中比較出彩的是人騎獅圖案,多在石獅子前肢或人臂腕間鏤鑿穿系韁繩的孔眼,石獅子突出其扭轉身軀的動態(tài),騎者則表現(xiàn)為俯身前沖,或駝背卷伏的動態(tài),頗為生動。人物五官及衣飾刻劃細致,所持物件如煙斗、如意、琵琶、月琴都很逼真。拴馬樁石雕在整體上能綜合運用圓雕、浮雕、線刻手法,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有精美雕刻圖樣的拴馬樁被稱為望柱,取門庭興旺之意。拴馬樁頂端,石雕底座往往是圓形的,與方形柱身相呼應,取天圓地方之意。傳統(tǒng)式樣的雕刻包括獅子寓意事事如意、人形寓意高人一等、猴子寓意馬上封侯,寓意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