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導管使用前要進行閉水試驗(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2.導管應居中穩(wěn)步沉放,不能接觸到鋼筋籠,以免導管在提升中將鋼筋籠提起;
3.導管底部距樁底的距離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一般 0.25~0.4m;
4.必須滿足shou次灌注剪球后導管端能埋入混凝土中0.88~1.2m,剪球后向導管內傾倒混凝土宜徐徐進行防止產生高壓氣囊;
灌注樁導管使用
1施工準備
施工準備包括:選擇鉆機、鉆具、場地布置等。
鉆機是鉆孔灌注樁施工的主要設備,可根據(jù)地質情況和各種鉆孔機的應用條件來選擇。
2鉆孔機的安裝與定位
安裝鉆孔機的基礎如果不穩(wěn)定,施工中易產生鉆孔機傾斜、樁傾斜和樁偏心等不良影響,因此要求安裝地基穩(wěn)固。對地層較軟和有坡度的地基,可用推土機推平,在墊上鋼板或枕木加固。
為防止樁位不準,施工中很重要的是定好中心位置和正確的安裝鉆孔機,對有鉆塔的鉆孔機,先利用鉆機的動力與附近的地籠配合,將鉆桿移動大致定位,再用千斤頂將機架頂起,準確定位,使起重滑輪、鉆頭或固定鉆桿的卡孔與護筒中心在一垂線上,以保證鉆機的垂直度。鉆機位置的偏差不大于2cm.對準樁位后,用枕木墊平鉆機橫梁,并在塔頂對稱于鉆機軸線上拉上纜風繩。
鉆孔灌注樁水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導管堵塞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樁基礎具有承載力高、可以穿越軟弱土層、便于水下施工及沉降量小等優(yōu)點,所以它在公路橋梁建設中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由于施工設備落后、各地施工材料不一、施工工藝,操作人為因素等原因,水下混凝土在灌注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導管堵塞(卡管),混凝土灌注不能順利進行,嚴重者直接導致斷樁現(xiàn)象,興化灌注導管,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而這些問題的解決必須從施工的實際操作中來發(fā)現(xiàn)并加以解決,使之造成的經濟損失、影響降到低。
混凝土嚴重離析
多由導管漏水引起水浸、地下水滲流等原因造成的。預防方法:使灌注的混凝土拌合物符合設計及施工的規(guī)范要求外,灌注前應嚴格檢驗導管的水密性,灌注中應注意防止導管內產生高壓氣囊,在承壓地下水地區(qū)應檢測地下水的壓力高度和滲流速度,當其滲流速度超過12m/min時,應注意在此地區(qū)進行鉆孔灌注樁的施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