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ELISA試劑盒的制備方法
包括以下步驟:
1)抗原表位的計算機篩選;
2)抗原的制備;
3)采集;
4)間接ELISA方法的建立;
5)間接ELISA方法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驗證;
6)試劑盒的穩(wěn)定性驗證;
7)對屠宰場進行臨床檢測。該方法簡單、快速、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穩(wěn)定性合格、重復性好。應用本發(fā)明制得的試劑盒能有效檢出戊型病毒,適用于大批量發(fā)病樣本的檢測,可用于豬戊肝的快速診斷,并預防、控制豬戊病毒的流行和阻斷戊病毒由豬向人傳播。
ELISA試劑盒的操作方法——雙夾心法
1.包被:用0.05MPH9.牰碳酸鹽包被緩沖液將稀釋至蛋白質含量為1~10μg/ml。在每個聚乙烯板的反應孔中加0.1ml,4℃ 過夜。次日,棄去孔內溶液,用洗滌緩沖液洗3次,每次3分鐘。(簡稱洗滌,下同)。
2. 加樣:加一定稀釋的待檢樣品0.1ml于上述已包被之反應孔中,置37℃ 孵育1小時。然后洗滌。(同時做空白孔,陰性對照孔及陽性對照孔)。
3. 加酶標:于各反應孔中,加入新鮮稀釋的酶標(經滴定后的稀釋度)0.1ml。37℃ 孵育0.5~1小時,洗滌。
4. 加底物液顯色:于各反應孔中加入臨時配制的TMB底物溶液0.1ml,37℃ 10~30分鐘。
5. 終止反應:于各反應孔中加入2M硫酸0.05ml。
6. 結果判定:可于白色背景上,直接用肉眼觀察結果:反應孔內顏色越深,陽性程度越強,陰性反應為無色或極淺,依據所呈顏色的深淺,以“ ”、“-”號表示。也可測OD值:在ELISA檢測儀上,于450nm(若以ABTS顯色,則410nm)處,以空白對照孔調零后測各孔OD值,若大于規(guī)定的陰性對照OD值的2.1倍,即為陽性。
ELISA試劑盒主要實驗原理
·包被:抗原或者能以物理性吸附于固相載體表面,原因是蛋白質和聚乙烯表面間的疏水性部分相互吸附,吸附之后能保持抗原反應等活性;
·標記:抗原或者可通過共價鍵與酶連接成酶結合物,而此種酶結合物仍能保持其活性和酶的催化特點;
·顯色:酶結合物與相應包被在固相載體的抗原或者結合后,也被固定在固相載體上,加入酶的底物之后可出現顯色反應,根據反應的顏色深淺可計算抗原或者的相對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