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性誘劑
性誘劑誘殺害蟲的技術原理是通過人工合成雌蛾在性成熟后釋放出一些稱為性信息素的化學成分,吸引田間同種類尋求交配的雄蛾,將其誘殺在誘捕器中,使雌蟲失去交配的機會,不能有效地繁殖后代,以減低后代種群數量而達到防治該類害蟲的目的。
1. 性誘劑的優(yōu)勢 選擇性高,每種昆蟲需要獨特的配方和濃度,具有高度的專一性,對其他昆蟲沒有yin誘作用;無抗藥性問題;對環(huán)境安全,無污染,與其他防治技術100%兼容。
2. 使用技術 根據田間蟲害發(fā)生情況設置專用性誘劑及誘捕器。以寧波紐康性誘劑為例,在蔬菜上應用一般每畝設置斜紋夜蛾專用誘捕器1個,每個誘捕器內放置斜紋夜蛾性誘劑1粒;每1~2畝設置甜菜夜蛾專用誘捕器1個,每個誘捕器內放置性誘劑1粒;據報道,此病害嚴重的松林中,平均每頭天牛成蟲可傳帶松材線蟲18000條。每畝設置小菜蛾性誘劑3~5粒,可用紙質粘膠或水盆作誘捕器(保持水面高度,使其距離誘芯1厘米)。斜紋夜蛾、甜菜夜蛾誘捕器一般7月初開始放置,誘捕器底部距離作物頂部20~30厘米;小菜蛾誘捕器一般4月初開始放置,誘捕器底部應靠近作物頂部,距頂部10厘米即可。
3. 使用策略 在害蟲發(fā)生早期, 蟲口密度比較低時開始使用(即在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等蔬菜害蟲越冬代成蟲始盛期開始使用)。處理面積應大于害蟲的移動范圍,以減少成熟雌蟲再侵入而降低防治效果。多與其他防治方法合用,發(fā)揮綜合防治效果。4.性誘劑的保存 性誘劑易揮發(fā),需在冰箱中(-15~5℃)保存,保存處應遠離高溫環(huán)境,誘芯避免暴曬。蘋果蠹蛾誘劑蘋果蠹蛾在我縣一年發(fā)生2代和一個不完整的第三代,發(fā)生世代很不整齊。使用前才可打開密封包裝袋,毛細管型只有在使用時剪開封口。
4. 注意事項 由于性誘劑的高度敏感性,安裝不同種害蟲的誘芯需要洗手,以免污染。一般情況下1個月左右更換1次誘芯,適時清理誘捕器中的死蟲并深埋,不可倒在大田周圍。
誘捕器可以重復使用,廢棄的誘芯應深埋處理。
以上是由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fā)表內容,如有需要,歡迎撥打圖片上的熱線電話!
金紋細蛾危害
金紋細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為鱗翅目細蛾科的一種昆蟲。分布于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安徽、江蘇等省。寄主有蘋果、沙果、海棠、山定子、山楂、梨、桃等,以為害蘋果類果樹為主,近些年有日趨發(fā)展之勢,可造成嚴重災害,嚴重果園被害率100%,每葉平均有蟲斑4塊以上,7月下旬葉片即大量脫落。每1~2畝設置甜菜夜蛾專用誘捕器1個,每個誘捕器內放置性誘劑1粒。
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昆蟲信息素除蟲產品,粘蟲板,如需了解更多詳情,歡迎與我們交流!
松墨天牛傳播途徑
以下內容由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您提供,今天我們來分享蛾誘劑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同行業(yè)的朋友有所幫助!
松墨天牛或松材線蟲枯萎病的危害,在某一區(qū)域內都是以松墨天牛成蟲的飛翔而進行傳播的,但遠距離傳播蔓延主要通過人為的苗木或原木調運進行。
成蟲產卵活動需要較多的光線,在溫度20℃左右適宜。故一般在稀疏林分發(fā)生較重。郁閉度大的林分,則以林緣木受害zui多,或林中空地先發(fā)生,再向四周蔓延。伐倒木如不及時運出林外,留在林中過夏,或不經剝皮處理,則很快受此蟲侵害,成蟲遷移距離1.0-2.4km。在成蟲發(fā)生高峰期,可用800倍殺螟松噴灑或50%didi畏、40%氧化le果噴灑樹干樹冠。
金紋細蛾
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業(yè)從事蛾誘劑,我們?yōu)槟治鲈撔袠I(yè)的以下信息。
發(fā)生規(guī)律
一年發(fā)生4~5代。以蛹在被害的落葉內過冬。第二年3—4月蘋果發(fā)芽開綻期為越冬代成蟲yu化期。成蟲喜歡在早晨或傍晚圍繞樹干附近飛舞,進行交配、交卵活動。其產卵部位多集中在發(fā)芽早的金紋細蛾成蟲 [2]蘋果品種上。卵多產在幼嫩葉片背面絨毛下,卵單粒散產,卵期7~10天,多則11~13天。幼蟲孵化后從卵底直接鉆入葉片中,潛食葉肉,致使葉背被害部位僅剩下表皮,葉背面表皮鼓起皺縮,外觀呈泡囊狀,泡囊約有黃豆粒大小,幼蟲潛伏其中,被害部內有黑色糞便。老熟后,就在蟲斑內化蛹。由于大量,甚至超量使用農yao,致使斜紋夜蛾對nong藥產生抗藥性,同時導致斜紋夜蛾天敵消亡。成蟲yu化時,蛹殼一半露在表皮之外,極易識別。8月是全年中為害嚴重的時期,如果一片葉有10~12個斑時,此葉不久必落。各代成蟲發(fā)生盛期如下:越冬代4月中下旬;一代6月上中旬;第二代7月中旬;第三代8月中旬;第四代9月下旬。金紋細蛾的發(fā)生與品種和樹體小氣候密切相關。在較普遍栽培的8個品種中,有4個品種對金紋細蛾表現出高抗,它們是短枝金冠、紅星、青香蕉和金冠,而新紅星、富士和國光表現為高感,秦冠居高感和高抗之間。在空間分布上,內膛明顯高于外圍,樹冠北高于樹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