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校正垂直度、柱模板驗收
工藝說明
(1)檢查垂直度前首先對其控制線進行復核,再進行垂直度檢查。
(2)模板拼縫嚴密,相鄰兩模板表面高低差控制在2mm以內(nèi);
(3)層高≤5m時垂直度偏差控制在6mm以內(nèi),層高>5m時,垂直度控制在8mm以內(nèi);
(4)模板柱箍和對拉螺桿符合設計要求,對拉螺桿間距不大于500mm;
(5)柱根部封堵符合要求。施工準備工作(彈軸線及定位線)
(1)模板施工方案及配模計劃齊全,并進行交底;模板按照放樣尺寸制作;
(2)使用材料必須滿足方案及規(guī)范要求,模板應涂刷脫模劑,分類堆放,并清理干凈;
(3)使用機具準備到位。
(4)在柱子上彈出軸線、梁位置及水平線,軸線允許偏差5mm,梁截面尺寸線允許偏差 4mm、-5mm。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直螺紋連接
工藝說明:連接鋼筋時應采用扳手或管鉗進行旋擰,應使鋼筋絲頭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頂緊,安裝后必須有外漏螺紋且不宜超過2P,鋼筋接頭擰緊后采用力矩扳手進行擰緊力矩值檢查并做好檢查表示和檢查記錄。柱箍筋位置
工藝說明:框架柱模板上口設置定位箍筋框,用于控制鋼筋位移,定位箍分內(nèi)控式和外控式兩種,置于柱頂?shù)亩ㄎ还靠芍苻D使用。剪力墻鋼筋安裝
工藝說明:剪力墻間距1500mm左右設置一道梯子筋,取代該處縱向鋼筋及拉鉤。剪力墻在混凝土澆筑前,設置一道定位筋,防止剪力墻鋼筋偏位。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模板安裝--軸線偏移大,爆模,后期剔打
原因分析
短肢墻(柱)縱向筋澆筑砼后未及時扶正、校核,預拌砼流動性過大,從而使模板的側壓力過大,梁側模板支撐不牢或間距過大,爆模鋼筋位移,剔打鋼筋外露。
防治措施
①短肢墻(柱)縱向伸出樓面部位應增加不小于二道箍筋,澆筑砼后及時用鋼尺校核軸線尺寸,鋼筋偏移的立馬扶正。②梁側模板支撐間距應控制在400以內(nèi),板主、次龍骨應支撐在梁側模上。③爆模使砼構件截面積增大,剔打時嚴禁將主要受力筋剔出,如主要受力筋外露必須采取碳纖維加固處理。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砌體工程--干磚上墻
原因:管理不到位危害性:干磚墻影響砂漿與磚的粘結力,造成吸水較快,砂漿保水性差,和易性很差,砌筑時鋪攤和擠漿困難,砂漿強度減低。
①磚應在砌筑前提前1~2d澆水濕潤,待磚表面涼干后使用,嚴禁干磚上墻砌筑。②加強管理。砌體工程--拉結筋長度不夠或漏安
砌筑前未技術交底,拉結筋下料長度不夠、偷工減料。
①監(jiān)理應檢查落實班組交底記錄。②設計明確了的,按設計施工。③砌筑前應認真向工人技術交底,一般情況下,凡墻體轉角處,與砼結構結合處,內(nèi)墻留有斜直槎處都應加設拉結筋,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