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甲殼素纖維發(fā)展概況
與國外相比,我國開發(fā)研制甲殼素紡織品的工作起步較晚。中國是1952年開展甲殼素試驗的,先是上海,后來是青島等沿海城市,1954年發(fā)表一篇實驗報告。20世紀90年代是我國甲殼素、殼聚糖研究和開發(fā)的全盛時期,到90年代中期,全國有上百家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投入到甲殼素的研究和開發(fā)中來。1991年東華大學(原中國紡織大學)研制成功甲殼素縫合線,接著又研制成功甲殼胺敷料(人造皮膚)并已申請。
甲殼素纖維發(fā)展概況
日本先利用甲殼素纖維的特性,制成與棉混紡的抑菌防臭類內衣和褲襪,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其后,日本織物加工公司與旭化成紡織品公司合作,開發(fā)了既能吸汗又能防水透濕的材料,這種材料以具有無數細孔的聚氨酯布作中間層,并通過對接觸皮膚的一側加涂甲殼素涂層,外表粘合一層錦綸織物基布制作而成。由于甲殼素具有很強的吸濕性,汗液被它吸收并通過中間多空層向外層擴散、蒸發(fā)。
帶有正電荷的纖維
1、天然抑菌:對大腸的抑菌率不低于99.2;對白色的抑菌率不低于98.6;對金黃色的抑菌率不低于97.8。
2、天然除臭:這種材料制成內衣褲可阻止細菌繁延,消除異味。
3、纖維材料沒有靜電,是世界上一種帶正電荷的生物纖維,它的抗靜電性使服裝在干燥季節(jié)免受靜電刺激而。
4、甲殼素纖維材料具有可降解性,在自然界被生物分解,降解后對土壤有一定益處。
甲殼素纖維紗的價格也符合廣大消費者的水平。甲殼素纖維具有多種良好化學、物理特性,因此甲殼素纖維是制作服裝的材料。但現(xiàn)在使用的溶劑法紡制甲殼素纖維的生產線生產規(guī)模小,生產成本高,比一般無機、有機劑高出許多,工藝不穩(wěn)定,纖維強度低,紡絲成形對環(huán)境污染嚴重,而利用甲殼素和纖維素共混紡制功能性纖維比溶劑法紡制甲殼素纖維優(yōu)越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