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平措頓珠先生還借鑒了三弦、琵琶等彈弦樂器的演奏方法 ,在扎木聶上采用了換把演奏,一般可換三個把位,達三個八度,并能轉調演奏。使扎木聶可更廣泛的用于獨奏、合奏或伴奏。
彈奏時將琴持在右肩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用拔奏,發(fā)音渾厚、響亮,和三弦音色相似。以前,札木聶只有一種,經過改良,已經發(fā)展出了高、中、低音的札木聶,滿足了演奏不同樂曲的需要。
西藏自治區(qū)歌舞團演奏家達瓦次仁用六弦琴演奏民間傳統(tǒng)音樂。
藏族被譽為“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的民族,近年來,在西藏自治區(qū)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西藏歌舞”這個品牌已然變身為一個讓人為之驕傲的文化符號,一個讓民族音樂、民族文化得以傳揚的文化現象。
而在這個品牌、現象的背后,久經歲月沉淀的傳統(tǒng)樂器就好比是一根金線,將一個個符號串聯,讓人在其中體味著傳統(tǒng)文化的追想,陶冶著業(yè)余生活的情操,感受古老傳統(tǒng)藝術的味道。有人說,制作樂器是賦予器物以血肉,演奏音樂是賦予樂器以。只有知音識器者,才懂得挖掘樂器潛在品牌價值,他們是民族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是一個時代重要的文化推手。
嘎烏盒是藏傳的祈禱法器的一種
嘎烏盒是藏傳的法器之一,可以用來避邪、、鎮(zhèn)宅和增福等。嘎烏,漢語為“佛盒”,一般用金、銀、銅制成,并雕飾有精美的圖案,有的甚至還鑲嵌松石、珍珠、珊瑚等寶石。嘎烏盒里面裝有泥塑或金屬制小佛像或經卷,隨身佩帶,用來祈佛保佑平安吉祥。
轉經筒在西藏非常常見,小編在此只做簡單介紹。轉經筒是藏傳的祈禱法器的一種,又叫“嘛呢”經筒,嘛呢輪,分為手搖式和固定式兩種。手搖式轉經筒也叫手搖嘛呢輪,用金、銀、銅皮制成,壓制著各種花紋圖案,并刻有六字真言。內裝有經卷。并裝有可轉動的軸。轉一轉嘛呢輪,就等于誦經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