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第二年春季,刻芽促生分枝,對刻芽所出的小分枝用布條均勻牽引綁縛在主枝兩側(cè);生長期通過摘心、扭梢、拿枝等手段促生殖生長,休眠期疏除過密枝、競爭枝和重疊枝,以平衡樹勢。
第三年,樹體骨架基本建立,根據(jù)空間將結(jié)果枝組均勻引縛于兩側(cè)鐵絲上加以固定,根據(jù)V形架面枝條數(shù)量疏除回縮多余結(jié)果枝。
第四年,修剪以疏枝和回縮為主,成形后V形雙干分別為2.8m左右,垂直樹高2.2m左右。結(jié)果枝連續(xù)結(jié)果3年后回縮更新,用下部強旺發(fā)育枝拉倒用做結(jié)果枝。
建園 (一)園地選擇:梨樹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砂土、壤土,粘土都可以栽 培。PH值在5-8.5均可,但以5.5-6.5為佳。由于梨屬深根性果樹,且根的水平 伸展力強,對土層較瘠薄的園地好先實行壕溝改土或大穴定植,才能獲得佳產(chǎn)量與品質(zhì)。就地勢而言,山地、平地或丘陵均可。但在沿海地區(qū)和山區(qū)應 注間適當避風或設置防風林。
(二)苗木定植
1、授粉樹的配植:梨多數(shù)品種的自花結(jié)實率都極低,因此,除少數(shù)品種 外,均應配植適當比例的授粉樹。根據(jù)品種不同,可按1:3-8配植。
2、定植密度:梨樹高密栽培因采用不同的整*方式而密度不一樣,目前常 見的株行距為:1.5×0.7米(畝栽635株)、1.5×1米(畝栽444株)、2×0.7米 (畝栽476株)、2×1米(畝栽333株)、3×1米(畝栽222株)、3×0.7米(畝栽 317株)。
3、定植時期及方法:梨樹根系再生力強,定植成活率高,每年9月至次年3 月均可定植,但以10-11月(秋植)佳。定植前好先施足底肥(底肥以腐熟 的有機肥或堆肥為好,另加適量磷肥),將底肥與定植穴底土混勻后再蓋一 層泥土,然后栽植,栽植時選用壯苗定栽,將苗木根系理順、分布均勻,然后 分層壓入細泥土,以剛好蓋至根頸部為宜,并使根頸部高于周圍地面20厘米左右(使幼苗植于一小土堆上)。在苗木四周筑小土埂,栽后立即將水澆于小土 埂內(nèi),澆足澆透,每株澆水20千克左右,蓋上一層細土,并用雜草或地膜 覆蓋樹盤。
苗木準備與處理
1.4.1 苗木標準 依據(jù) GB 15569 、 NY 475 和NY/T 2282 的規(guī)定,選擇杜梨作基砧,要求品種純正,苗高 1.5 m 以上,接口愈合良好,接口上方 10 cm 處的直徑達到 1 cm 以上,具有 5 條以上 20~30 cm 長的側(cè)根,苗齡為 2~3 年。
1.4.2 苗木預訂 提前 1 年向具有資質(zhì)的規(guī)范苗圃預訂所需梨苗。 明確品種、砧木、苗木規(guī)格及苗木出圃時間等要求。
1.4.3 苗木沙藏 苗木運回后,應及時栽植;若待栽時間較長應對苗子進行假植,即選擇背陰處挖深、寬 35 cm 左右的假植條坑,一層樹苗埋一層濕沙土,將樹苗根系全埋并澆少量的水滲實。
1.4.4 栽前修剪 剪齊粗度 0.3 cm 以上的挖斷側(cè)根;剪除嫁接口部位的殘樁 , 解除嫁接口處塑料綁條;剪除樹干上的所有細弱側(cè)枝,注意預備留枝的帶分枝的大苗除外。
1.4.5 浸泡處理 栽前應將苗木整株放入清水浸泡 12~24 小時, 再用生根劑或 70% 多菌靈錳鋅可濕性劑 500 倍液中快速處理根系,促愈、生根、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