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牡丹
中國傳統(tǒng)名花,它端麗嫵媚,雍容華貴,兼有色、香、韻三者之美,讓人傾倒。歷不少詩人為它作詩贊美。如唐詩贊它:“佳名喚作百花王”。又宋詞“愛蓮說”中寫有:“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名句流傳至名?!鞍倩ㄖ薄ⅰ案毁F花”亦因之成了贊美牡丹的別號。唐朝人更愛牡丹,曾在牡丹花開季節(jié),舉行牡丹盛會,長安人傾城而出,如醉似狂。宮中亦愛重牡丹,詩人李正封贊它為“國色”、“天香”,唐皇極為贊賞。“國色天香”亦從此成了牡丹的又一雅號。牡丹以它特有的富麗、華貴和豐茂,在中國傳統(tǒng)意識中被視為繁榮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
吳韻紅精品紅木家具主要從事紅木闊葉黃檀(印尼黑酸枝)紅木古典家具設計、生產和銷售。
明太祖的“勿忘節(jié)儉屏”
無獨有偶,明太祖朱元璋也曾專門制作了一面“勿忘節(jié)儉屏”,時刻鞭策自己。這面屏風,說起來還是與唐朝詩人李山甫的《上元懷古》息息相關呢!
詩文如是:“南朝天子愛風流,盡守江山不到頭??倿槭帐暗?,卻因歌舞破除休!堯將道德終,秦把金湯可自由?試問繁華何處要,雨花石城秋。”朱元璋讀罷此詩,百感交集,分外擔心無度重蹈覆轍……于是傳旨將該詩文書于自己寢宮的屏風之上,以便朝夕吟詠,提醒自己不忘節(jié)儉,力戒。
“言必信,行必果”,自此,他日日生活愈發(fā)儉樸,不嗜美酒,早餐也只是食些蔬菜而已,衣著也只求整潔,不求華麗,對一些錦上添花的化妝品更是敬而遠之。據史料記載,曾有商人欲送他一些薔薇露之類的化妝品,朱元璋婉言謝絕道:“這些玩意兒只不過是些裝飾品,能把人打扮得更香些罷了,養(yǎng)成侈靡的習慣沒什么好處!”對宮殿的建設,他也是一切從儉,他指示負責此事的大臣:“我現在只要求將宮殿建得安全牢固,并不追求華麗,凡是雕飾奇巧,一概不用?!?
在他的影響下,宮中無人敢,即使素來愛美的后妃們也頗為節(jié)儉,多穿一些洗過多次的舊衣服,更別說盛裝打扮了。
古鏡今鑒,古人的美好言行理應成為今人的標尺!正如孔子所說“見賢思齊焉”,然而,曾幾何時,有些遇到自己被批評時,就不那么明白了。正因為如此,批評也就從戒奢屏上走下來,成了博古架上的擺設品,批評也就演變成招人喜歡的糖衣糖彈。批評不應成為擺設,學學李世民正確對待批評。當然,節(jié)儉的美德也是應該發(fā)揚的。
紅木家具的擺放和搭配
書房
書房作為學習的地方,是一個安靜優(yōu)雅的地方,作為讀書、寫字、撫琴賞玩古董等場所,不適合擺放夸張的家具。
在家具中,一書案為,添加官帽椅或扶手椅及書櫥等家具,另外放置書匣、筆筒、筆架等。
臥室
古人幾乎把所有象征吉祥、長壽和幸福祈愿的符號都附于床榻和臥室里了。我們常見的臥室古典家具有雕龍刻鳳的架子床、用良的頂箱柜外,還有雅致韻味的梳妝臺、五屜柜和屏風類等等古典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