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混合與攪拌 混合攪拌作用的一方面是使堿滴分散變小,堿液的總面積增大,從而增加了堿液與游離脂肪酸的接觸機會,加快反應(yīng)速度,縮短堿煉過程,有利于精煉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增進堿液與游離脂肪酸的相對運動,提高反應(yīng)的速率,并使反應(yīng)生成的皂膜盡快地脫離堿滴。但這一過程的混合或攪拌強度要溫和些,以免在強烈混合下造成皂膜的過度分散而引起乳化現(xiàn)象。
蓖麻油的脫酸工序,全部堿液在 10min~15min 內(nèi)一次加入完成,加完堿液繼續(xù)攪10min~20min 后停止攪拌。
干燥脫色工序 油脂在高溫下長時間接觸空氣易氧化變質(zhì),引起過氧化值升高,并產(chǎn)生較穩(wěn)定的氧化色素,因此必須在真空條件下進行干燥脫色。
堿煉后的蓖麻油充分水洗后,在加熱真空條件下進行干燥。干燥溫度達到 105℃~110℃,真空度達到 0.08Mpa~0.094Mpa 時,即為干燥合格,不停攪拌轉(zhuǎn)入脫色工序。
蓖麻油籽油,一般情況下色澤較淺。堿煉干燥的蓖麻油,在較高溫度下氧化后有較重的紅色。因此采用,在真空條件下用干燥的酸性白土、活性炭進行脫色,脫色溫度為 100℃~110℃,真空度達到 0.08Mpa~0.094Mpa,在規(guī)定操作溫度的時間為20min 左右。脫色完畢后冷卻至 70℃~80℃進行過濾,即成精煉蓖麻油。
脫膠工藝:
脫膠是脫除油脂中含有膠體物質(zhì)的工藝過程。在脫除的膠質(zhì)物中,主要是磷脂和與磷脂結(jié)合鈣、鎂、鐵微量金屬及其它雜質(zhì)。簡言之,水化脫膠是利用磷脂等脂質(zhì)分子中所含親水基,將一定量熱水或電解質(zhì)稀溶液,加入到油中,使膠體水溶性脂質(zhì)吸水膨脹、凝聚,進而采用沉降或離心方式從油中進行分離的一種方法。脫酸工藝:油料未完全成熟及加工、儲存不當時,能引起油脂的分解而產(chǎn)生游離脂肪酸,游離脂肪酸使油脂的酸度增加從而降低油脂的品質(zhì)。常用酸價反映油脂中游離脂肪酸的含量。堿煉法是利用加堿中和油脂中的游離脂肪酸,生成脂肪酸鹽(肥皂)和水,肥皂吸附部分雜質(zhì)而從油中沉降分離的一種精煉方法,形成的沉淀物稱皂腳。蒸餾脫酸法又稱為物理精煉,這種脫酸法不用堿液中和,而是借甘油三酸酯和游離脂肪酸相對揮發(fā)度的不同,在高溫、高真空下進行水蒸氣蒸餾,使游離脂肪酸與低分子物質(zhì)隨著蒸汽一起排出,這種方法適合于高酸價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