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不可降解塑料是指在土壤等自然環(huán)境下很難自行分解腐爛的塑料制品
另一方面,基于環(huán)保上。不可降解塑料是指在土壤等自然環(huán)境下很難自行分解腐爛的塑料制品。這類塑料會長期存在于土壤等自然環(huán)境中,破壞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對環(huán)境造成難以消除的長期污染。塑料袋的能否降解和它的塑料材質有關,和它的厚薄無關。至于為什么重點要禁止超薄型塑料袋,那是因為這類塑料袋材質輕薄,無法回收,到處隨風飛揚或隨水漂流,且在兩百年內不會降解和腐爛,對環(huán)境的威脅。所以,“禁塑”先從超薄型塑料袋開始。可降解的塑料袋在生產中加入了淀粉或植物纖維等可降解物質,或采用可降解的生物材料生產,在自然環(huán)境中會在雨水、生物等多重作用下自然腐爛降解為土壤中的有機質或無機物,對環(huán)境的破壞要小得多。它對環(huán)境也還是有一定影響的,但對于不可降解塑料來說已經是很“環(huán)?!绷?。
全生物降解塑料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程度的深淺
根據塑料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程度的深淺,生物降解塑料可分為“生物破壞性塑料”(不完全降解型) 和“全生物降解塑料”(完全降解型)。生物破壞性塑料是一種不完全降解的材料,而全生物降解塑料可以完全生物降解。
根據原材料的來源, 全生物降解塑料可進一步分為三類:微生物合成塑料、天然高分子塑料和合成生物降解塑料。 [1]
①微生物合成塑料
此類塑料是在微生物的酶作用下合成的具有生物降解性的聚酯。特殊的微生物以糖類、有機酸為原料,經過發(fā)酵、合成作用,在體內生產出聚羥基烷酸(PHAS)、聚羥基脂肪酸酯(PHB)等具有脂肪族結構,以酯基為主鏈的聚酯。此類物質在微生物的酶催化作用下可自行斷裂成低分子量的碎片,并進一步被微生物吸收,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以此類塑料制成的袋子、瓶、地膜等,分解性能顯著,且耐磨性、耐水性、可塑性、機械性等各方面性能都十分良好。早在2012年,歐盟的PHBOTTLE研發(fā)團隊就利用果汁飲料加工業(yè)廢棄物生產出了廉價的全生物降解塑料PHB,在變廢為寶的同時,又有效降低了廢水中有機污染物含量。 [1]
庭院堆肥是指主要利用家庭廚余或園林垃圾,進行好氧堆肥
庭院堆肥是指主要利用家庭廚余或園林垃圾,進行好氧堆肥,庭院堆肥的時間較工業(yè)堆肥時間長,但一般不超過一年。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說可降解塑料只能夠通過堆肥方式來降解,完全可降解塑料,也能夠在其他條件,如自然環(huán)境的土壤、海水等條件合適情況下降解,但降解的速度和塑料的化學結構、制品的配方以及降解環(huán)境條件有關系。翁云宣:根據目前已有的實驗及文獻報道,PHA、PBAT、PCL、PBS等材料在海水、土壤、堆肥條件下都比較容易生物降解,在常溫、溫濕度合適情況下,能在2~6個月內被完全降解;而PLA在堆肥條件下比較容易生物降解,但在海水與土壤條件下降解周期或速度相對較慢。
可氧化降解塑料不適用于堆肥環(huán)境
另外,可氧化降解塑料不適用于堆肥環(huán)境。堆肥不僅需要可進行生物降解的物質,還需要這些物質終能成為肥料的一部分,為土壤提供營養(yǎng)。研究表明,可氧化降解塑料不適合任何形式的堆肥或厭氧消化,并且不符合目前歐盟可堆肥的包裝標準。而可氧化降解塑料所殘余的塑料碎片和可能產生的微塑料會對堆肥質量產生不利影響。一、審查、更新、制定相關標準,建立統(tǒng)一、規(guī)范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1.生物可降解塑料目前存在標準缺失老化滯后、標準交叉重復矛盾等問題,應按照《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要求,審查、更新、制定有關標準。2.在全國范圍內統(tǒng)一使用術語“生物可降解塑料”,棄除“生物降解塑料”、“生物分解塑料”等引起歧義的術語;統(tǒng)一生物可降解塑料/可堆肥塑料的定義和標志;標準中應明確指示產品的處置方式,產品上應有相應標識,使消費者了解。3.明令禁止生產、銷售、使用無法完全降解的氧降解塑料,該類塑料在學界和業(yè)內備受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