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每次灌溉水滲入土層的深度
(1)每次灌溉要灌透,切忌只濕表層;灌溉不能太頻繁,以免頻繁灌溉導致植物根系長期浸泡水中,因缺氧而死1亡。
(2)生理成熟的喬木應達到80-100厘米;
(3)一般花灌木應達到45厘米;
(4)一二生草本花卉、草坪應達到30-35厘米。
7月份的高溫一方面加速了植物的生理活動,使植物對水分的需求量加大,同時還會加快植物葉片、及土壤表面水分的蒸發(fā),使植物處于缺水干旱的狀態(tài)。所以說,澆水是夏季園林養(yǎng)護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針對已經(jīng)開始發(fā)生老化或者出現(xiàn)不協(xié)調(diào)因素的花木要第1時間進行改植處理。而且澆水的關鍵就是一定要 “澆透”,讓植物的根系充分的吸收水分。
在多雨地區(qū),在雨季來臨之前就要挖好排水溝,確保雨停止時,苗木、植物根系不積水,避免植物因土壤積水而造成爛根。
水分是樹木成活及生長的重要因素,應根據(jù)樹木的種類、季節(jié)和立地條件進行適時適量的澆水,宜多則多,宜少則少;對新栽植樹木要注意定根水、扶水的澆灌,并在一定時期內(nèi)勤灌;干旱季節(jié)宜多灌,雨季少灌或不灌;好看(修剪不好看,不如不剪)1、依據(jù)綠化功能的需要和設計的要求。發(fā)芽生長期可多灌;休眠期前適當控制水量;澆水應澆透,澆水前應進行圍堰,樹堰保證不跑水、不漏水、不低于250px。樹堰直徑:有鋪裝地塊以預留池為準,無鋪裝地塊,喬木應以樹干胸徑10倍左右,垂直投影或投影1/2為準。
春季(2月~5月)干旱季節(jié),必須澆返青水。夏季(6月~8月)雨季,注意排澇。積水處不能超過12小時;應根據(jù)灌木品種的生物學特性適時澆水。澆水應澆透,澆水前應進行圍堰,防止水外流;灌1水時注意上下層植物的關系,特別是有針葉樹的地方要注意控水,在不影響的情況下適時灌1水。防寒、防凍秋季做好灌木的排水,停止施肥及控制灌1水,促使枝干木質(zhì)化,增強抗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