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做事遇上困難或是覺得很辛苦時,我們總會脫口而出一些否定字眼
做事遇上困難或是覺得很辛苦時,我們總會脫口而出一些否定字眼,象是「沒辦法吧」、「太辛苦了啦」、「辦不到耶」。說出這些否定的話或是有這類否定的想法,都是大腦在表現自我保護的本能。一旦想著「沒辦法」、「做不到」,大腦就會為信息貼上標簽,思考力與記憶力都會降低。如果老是思考,就算原本做得到的事情也會變成做不到,或是得花上更多時間。重視大腦潛能發(fā)展的父母不該讓孩子聽到否定字眼。此外,要經常鼓勵孩子,對孩子認真的付出表示贊美,別讓孩子陷入思考。
右腦對于繪畫有很大的感覺能力,讓孩子學習畫畫能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
右腦對于繪畫有很大的感覺能力,讓孩子學習畫畫能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具體做法:父母可以帶孩子參加畫展、盆景展等與繪畫有關的活動,日常涂鴉也是一種訓練方法。家長可以有意的把房間弄亂,然后考驗一下孩子布置房間的能力,剛開始孩子可能做不好,這時候家長一定要有耐心,認真教幾遍孩子就會了。對于形象的感知,右腦在運動中更加的敏銳,所以做運動可以促進右腦的開發(fā),比如打乒乓球、羽毛球等。
大腦有效發(fā)育的關鍵是與人交談,對有助于孩子的大腦發(fā)育
如今,父母們更加清楚大腦發(fā)育的原理。我們知道大腦的大部分連接是在生命的幾年建立起來的。孩子的前幾年對于大腦的發(fā)展和學習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每個孩子的大腦構造不同,沒有兩個大腦是相同的。在的幾年里,大腦有效發(fā)育的關鍵是與人交談,玩耍,獲得一個刺激的環(huán)境,并影響周圍的人。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孩子的食物。科學已經證明:吃適當的食物,對有助于孩子的大腦發(fā)育。
人腦天生就具備多種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人腦天生就具備多種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但是通常在孩子上學以后,我們反而會更重視對孩子進行符號化的思維訓練。其實,在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只強調符號化的思維訓練,還要重視非符號化的思維訓練。并且,非符號化的思維對孩子來說特別重要。
比如我們的學制,按照道理來講,其實現在的學制完全可以縮短。但是從知識的掌握上來講,人的成熟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因為有個事實是不能否認的,大腦額葉在人成長到25歲時才成熟,所以在它成熟之前就讓它過早地進行工作是不是有利,這個不一定。但是對于我們所學知識的掌握這塊,這些知識其實根本用不著那么長時間去教,這是有實驗來證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