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一水硫酸鎂如何濕敷:患者應在48小時內(nèi)用硫酸鎂溶液加溫水袋熱敷,48小時外冷敷。
方法一:取制備的50%硫酸鎂溶液加熱至40℃左右,浸泡紗布塊,取出后稍擰干(以不滴水為度),敷蓋在,再覆上一層塑料薄膜(保鮮膜),還可再用熱水袋按壓以加強保溫。
方法二:用濕毛巾,紗布折疊,把硫酸鎂倒在薄的內(nèi)層(主要考慮到硫酸鎂溶水性差尤其濃度高時),將薄的那層敷在,外面用熱水袋或礦泉水瓶子加熱。
等水稍涼,可以把上層的紗布揭開,直接在薄的內(nèi)層繼續(xù)加熱。冷敷時直接用硫酸鎂溶液貼敷。
將20kg工業(yè)硫酸鎂( 氯含量越低越好) 用30kg蒸餾水加熱溶解后, 加入稍過量的硫酸銀溶液( 由原料含氯量定) , 攪拌后, 檢驗溶液中氯含量至合格, 過濾, 在澄清的硫酸鎂溶液中邊攪拌邊加入適量碳酸鎂, 使溶液呈微堿性,以除去 犕狀 2+離子, 通15min, 靜置24h后過濾, 在濾液中緩慢加入0.25~0.5mol/l 犔硫酸溶液, 不斷取樣分析:10ml犾樣品中滴加4滴草藍指示劑, 溶液變藍則停止加酸。將溶液蒸發(fā)濃縮( 約110℃) , 冷卻結(jié)晶, 離心甩干,于50~60℃烘干( 不得超過此溫度) , 得試劑硫酸鎂。6.在小白瓷缸內(nèi), 用1000ml電導水將1kg高純氧化鎂攪成糊狀, 用30%的高純硫酸緩慢滴入氧化鎂中, 進行反應:
七水硫酸待產(chǎn)生泡沫較少時,停止加酸,留有少許氧化鎂,靜置15min,過濾。濾液接入搪玻璃鍋內(nèi),蒸發(fā)濃縮到薄膜形成,用冷水間接冷卻結(jié)晶,離心甩干。用冷電導水洗滌兩次,結(jié)晶于白瓷盤內(nèi)烘箱內(nèi)低溫干燥,可得光譜純七水合硫酸鎂。若達不到質(zhì)量指標,可再重結(jié)晶一次。要制備無水硫酸鎂,可將七水合硫酸鎂小心加熱到238℃,即可得無水硫酸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