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混凝土減水劑的概述
我國使用減水劑的發(fā)展史
我國早在混凝土中使用減水劑是在20世紀50年代,當時的減水劑主要為紙漿廢液即為木質素磺酸鈣塑化劑。60年代,我國減水劑的使用和研究基本沒有突破,直至七十年代,才獲得一定發(fā)展,一些建筑研究院和高校,研制出了萘系混凝土減水劑和系混凝土減水劑。到八十年代時,在萘系和系混凝土減水劑的基礎上增加了多環(huán)芳烴混凝土減水劑。到目前,新的聚羧酸鹽系混凝土減水劑也研制成功了也投入了使用。這些減水劑的使用,進一步加快了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進程,減少了水泥混凝土的用量,進而減少了成本。
減水劑使用的技術要點
減水劑的質量控制
在選擇減水劑時,首先要進行資料審查。審查供貨方提供的減水劑產品說明書、勻質性包括堿含量和氯離子檢驗報告、摻減水劑混凝土檢驗報告、產品工程實例、產品質量等資料。同時要對所選減水劑進行試驗和送檢,檢測內容包括勻質性檢驗、適應性檢驗和摻加減水劑混凝土性能檢驗,在減水劑進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均應嚴格控制其質量。
現如今,市場上的水泥材料顆粒較細。在攪拌混凝土時,當水泥與水混合后,水泥顆粒在靜電引力等作用下相互吸引,進而形成立體的三維絮凝結構。拌合水中約10%-30%被包裹在絮凝結構中不能自由流動而喪失了潤滑作用,使得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大大降低,而普通減水劑不能有效分散特細顆粒的絮凝結構。而據我們的研究發(fā)現,混凝土中添加適量減膠劑可有效分散這些絮凝結構,因而使水泥顆粒更充分地與水接觸,提高其反應活性。而且,在實際應用中,減膠劑還可以充分活化具有潛在活性的礦物摻和料,從而提高膠凝材料的水化程度,達到提高混凝土強度或降低水泥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