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要使保密工作落實到位,首要問題是要做到思想認識到位,樹立保密工作無小事的觀念,增強全體審計人員的保密意識,提高遵守保密法律制度的自覺性。要提高審計人員的保密意識,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加強經(jīng)常性的保密教育。通過教育,不斷增強保密意識,使審計人員清醒認識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深入了解保密工作面臨的形勢,深刻領會新時期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自覺地轉(zhuǎn)變思想觀念,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其中:免費組織會計學習法規(guī)、業(yè)務知識6次,參加人數(shù)1576名(有簽到表)。審計工作越發(fā)展,審計技術越先進,越要加強保密工作,做到平時學保密,審前講保密,審中促保密,審后查保密。此外,還可以通過組織觀看保密教育錄像片和集中學習通報的泄密案例,使大家從案例中汲取教訓,提高警惕,強化保密意識。
重點提高審計領導干部及重點崗位人員的保密意識。領導干部除了掌握和涉及秘密事項比較多,理應做好保密工作外,領導干部對保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個單位對保密工作的重視程度。通過系統(tǒng)地學習有關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規(guī),提高審計人員的保密法律意識和素養(yǎng),做到自覺學習保密知識,自覺遵守保密制度,自覺規(guī)范保密行為。因此,要提高審計的保密意識,就要求審計領導干部提高自身的保密意識,加強對保密工作的重視程度。此外,機要、文秘、檔案、計算機室等部門工作人員因工作崗位的性質(zhì),決定了他們會經(jīng)常接觸涉密文件,因此加強對他們的保密教育應作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
納稅審計與納稅檢查一樣都是以有關的稅收法律規(guī)范、制度等為依據(jù),對納稅主體履行納稅義務的情況進行審查和監(jiān)督的一項管理行為。但二者相比較,從審計對象來看,納稅審計的對象包括對納稅人納稅行為的審計,還包括對征稅行為的審計;納稅檢查僅包括對納稅主體納稅行為的檢查。審計是對資料作出證據(jù)搜集及分析,以評估企業(yè)財務狀況,然后就資料及一般公認準則之間的相關程度作出結(jié)論及報告。從審計主體來看,納稅審計的主體主要是獨立的,公正的第三方。納稅檢查的主體主要是稅務單位,此外還包括納稅人內(nèi)部的納稅檢查。
根據(jù)IIA國際內(nèi)部審計師協(xié)會于2011年發(fā)布的IPPF內(nèi)部審計實務框架100、1110章節(jié),內(nèi)部審計的獨立性包含兩方面,一方面是指內(nèi)審人員履職時免受威脅,另外一方面指審計組織機構(gòu)的獨立,即與董事會的匯報關系的獨立。審計的對象是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及其他經(jīng)濟活動,這就是說審計對象不僅包括會計信息及其所反映的財政、財務收支活動,還包括其他經(jīng)濟信息及其所反映的其他經(jīng)濟活動。相比外部審計常用的《獨立審計準則》,因兩者的目標不同和服務對象不同,導致兩者獨立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