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共享經濟來勢洶洶
2016年3月,共享經濟首s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鼓勵共享經濟發(fā)展 的國家政策密集出臺,為共享經濟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政策紅利。未來幾年,共享經濟仍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到2020年共享經 濟交易規(guī)模占GDP比重將達到10%以上,到2025年占比將攀升到20%左右。把共享二字拿掉,替換成租賃的話,那么租賃和共享經濟對銷售的影響趨勢其實差不多,租賃使得一個設備的利用率提高也會導致銷量降低。
布點情況
人人傘從2017年10月份推出市場至今的雨傘布點情況。目前,首批投放在全市各地鐵站、汽車站、銀行、商超等,首批投放數量超過1萬把!3個月內增加到5萬把,到18年雨季前期,人人傘的投放量將密集覆蓋東莞城區(qū)中心片區(qū),達到2000個點。
我們的共享經濟玩家在中國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中生存下來,他們的競爭力非常強,他們在年紀非常輕的時候就走向了世界,我們看整個共享經濟會發(fā)現它是一個非常蓬勃、興旺的行業(yè)。那么,共享經濟到底是不是一個非常嶄新的行業(yè)?
有一張圖,是一對年輕的外國夫婦,他們在一個小路上舉手,大家看過美國的電影知道這是招車手勢,他們希望有私家車停下來問他們去哪里,然后大家談一個價錢。另外一個分支就是汽車分時租賃,艾媒一個報告里提到其2016年規(guī)模為4。這個現象是非常符合共享經濟或者是分享經濟的特征。需求是個人,服務者是個人,這和現在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沒有平臺介入,完全是個人和個人的交易,這是非常老的一種共享經濟的模式。
靠譜又熱門的共享經濟創(chuàng)業(yè)項目還剩下哪些呢?
共享雨傘
出行突遇大雨,如果能隨時隨地借到一把雨傘,無疑可以解決很多人的回家難題,正是基于這種考慮,湖南云聯(lián)共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研發(fā)了共享雨傘服務,實現“一鍵借傘”。哪種模式更適合這個行業(yè),還要等共享雨傘企業(yè)經過市場驗證后才能下定結論。這不僅是對現實需求的滿足,也是一種貼心的關懷,有了這種服務,下雨時,人們可以通過平臺實現掃碼借傘,免受淋雨之苦,解決回家難題。
惡劣天氣隨時來臨,共享雨傘的出現能夠有效解決出行難題,創(chuàng)業(yè)者們在考慮項目時,可將共享雨傘列為首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