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本草綱目》中說柚皮有“消食快膈,散憤懣之氣,化痰”之功效,但是你通常會怎么解決柚子皮呢,扔掉還是削一部分做柚子茶,但是哪種選擇都避免不了的浪費。今天用白條鴨加上柚子皮能做一頓豐盛的晚餐,一起來動手試試看吧。
首先是準備工作:材料:新鮮柚皮一個,白條鴨半只,蒜頭兩粒,調味料:柱候醬,鹽,雞粉,糖,白酒。做法相對比較簡單:1、把柚子皮的青黃表層削去。2、煮滾一大鍋水,把柚皮放進去大火滾5分鐘,然后把柚皮反轉,再滾5分鐘后熄火。3、待柚皮放涼后,撈起渣干水份,用一大盆清水浸泡2天,期間要換3-4次水,這樣柚皮的苦味就被除掉了。水稻插秧后,在稻田的四周要用尼龍網(wǎng)圍起來,圍網(wǎng)選用2×2厘米網(wǎng)眼的尼龍網(wǎng),高度70-80厘米,防止黃鼠狼、野貓等天敵的和方便鴨群管理。4、鴨洗凈飛水后瀝干水份;鍋中放少許油燒熱,加入蒜頭和柱候醬爆香,然后把鴨放進去煎至兩面金黃色,在煎鴨的時候灑入數(shù)滴白酒增香。5、鴨煎好后注入熱水,加入調味料中火炆30分鐘;后把處理好并渣干水份的柚皮放進去再炆15分鐘,用生粉水勾一個薄芡就可以上碟了。是不是很簡單呢,只要一只白條鴨和吃剩下的柚子皮就能做兩次。
少量的鴨子在飼養(yǎng)的過程中很好管理,但是對于數(shù)量較多的鴨苗的我們是如何進行飼養(yǎng)的呢?在飼養(yǎng)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在養(yǎng)殖鴨苗的時候如何去調整鴨苗的密度以及鴨苗如何進行分群?
首先來看一下鴨苗的飼養(yǎng)密度和分群:現(xiàn)在養(yǎng)殖鴨苗的人比較多,但是養(yǎng)殖青年鴨應該注意那些事情呢?那么今天我們就在養(yǎng)殖密度和分群方面給大家講解一下:
雛鴨的飼養(yǎng)密度要適宜c飼養(yǎng)密度過大,會造成鴨舍潮濕、空氣污濁,引起雛鴨生長不良等后果;密度過小,則浪費場地、人力等資源,使效益降低。這道菜晚上做是做好的,大家能坐在一起享用,尤其是冬季的溫度低很容易受寒,晚上的熱湯能祛除體內的寒氣。雛鴨的飼養(yǎng)密度是每平方米飼養(yǎng)一周齡內的雛鴨20羽,以后可隨雛鴨的生長逐步降低飼養(yǎng)密度,每平方米不超過10羽。
雛鴨的分群應根據(jù)大、中、小、強、弱雛等,分群飼養(yǎng),使弱小雛鴨的生長加快,達到全群鴨生長均勻,發(fā)育整齊的目的。每群鴨以250—300只為宜。
“雞鴨魚肉”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四大葷菜,由于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在這四大葷菜中受到人們喜歡的莫過于鴨產品,鴨產品能夠改善我們的脂肪以及膽固醇的含量,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易于消化。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能有效抵抗病,神經炎和多種,還能。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對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
食療作用 鴨肉性寒、味甘、咸,歸脾、胃、肺、經; 可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行水、生津、自驚、消螺螄積、清熱健脾、虛弱浮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