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國銅佛像的悠久歷史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瑰麗燦爛,往日那些為虔誠的信奉者制造的各類銅佛像,如今已成為人們喜愛的收藏品,越來越受到海內(nèi)外收藏家的青睞,價格也在逐年攀升。金、玉佛像自身材質(zhì)昂貴,傳世品,而木、陶質(zhì)地的造像,又易于損毀,難以長期流傳,于是銅質(zhì)和石質(zhì)的造像就成了數(shù)量多的兩大類。石質(zhì)造像一般不易移動,因之金銅佛像也就成了可移動的歡迎的藝術(shù)品之一。一是圣觀音像,就一首二臂,結(jié)跏趺坐,手中或持蓮花或結(jié)定印的尊嚴像,天冠中有阿彌陀佛像。
造像吸取了希臘后期雕塑與印度北部犍陀羅的藝術(shù)形式,相混合而形成犍陀羅式,中國能工巧匠吸收、融化,創(chuàng)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shù)造像。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各個時期的造像都具有與當時社會習尚和精神相一致的特征。
自東漢末年文化進入我國開始,文化開始在我國盛行,各地開始興建寺廟,銅鐘、銅香爐等一些工藝品開始成為大眾的產(chǎn)品。
楊柳觀音、臥蓮觀音、持經(jīng)觀音、施藥觀音、龍頭觀音、德王觀音、觀音、灑水觀音、不二觀音、一葉觀音、延命觀音、圓光觀音、威德觀音、合掌觀音、一如觀音、提蓮觀音、能靜觀音、眾寶觀音、普悲觀音、魚籃觀音、水月觀音、白衣觀音、千手千眼觀音、十八臂觀音、多羅尊觀音、阿么提觀音等等,加上“普陀大力士”合計就有三十三種不同形像的觀音菩薩。觀音雕塑中,以站立手持凈水瓶的形象居多,大型觀音銅雕塑高達數(shù)米。
佛經(jīng)上說,她能作三十六種變化,有六觀音、十五觀音、三十三觀音之說,又有銅觀音佛像之變相。觀音的變化多端,使得她能及時“普救眾生”,當人們遇到麻煩,一念到她的名號,她便能立即變化成合適的身份降臨。
銅觀音佛像和銅觀音佛像
傳入中國后,中土的信徒從眾多的菩薩中選出三位,組成“三大菩薩”,又稱“三大士”,即文殊菩薩、銅觀音佛像和觀音菩薩。后來又加上地藏菩薩,變成“四大士”。
銅觀音佛像(大悲)
般若智慧文殊菩薩(大智)
德行圓滿普賢菩薩(大行)
解救苦難地藏菩薩(大愿)
觀世音菩薩以大悲為本愿,救苦救難為目的。經(jīng)中說:救度諸末法,觀世音為。悲是拔除眾生之苦。當然,必須施與眾生快樂,才能離苦。故此,菩薩教導我們要有慈悲精神,那里有苦難我們應盡量去幫忙,那就是觀世音菩薩救度我們這個時代為著力的原因?! ?img src="https://pic.etlong.com/202007/30/05464346797479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