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是一種新型金屬,鈦的性能與所含碳、氮、氫、氧等雜質含量有關,純的碘化鈦雜質含量不超過0.1%,但其強度低、塑性高。99.5%工業(yè)純鈦的性能為:密度ρ=4.5g/cm3,熔點為1725℃,導熱系數(shù)λ=15.24W/(m.K),抗拉強度σb=539MPa,伸長率δ=25%,斷面收縮率ψ=25%,彈性模量E=1.078×105MPa,硬度HB195。
通常(α β)合金的淬火在(α β)─→β相轉變點以下40~100℃進行,亞穩(wěn)定β合金淬火在(α β)─→β相轉變點以上40~80℃進行。時效處理溫度一般為450~550℃。總結,鈦合金的熱處理工藝可以歸納為:(1)消除應力退火:目的是為消除或減少加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殘余應力。防止在一些腐蝕環(huán)境中的化學侵蝕和減少變形。(2)完全退火:目的是為了獲得好的韌性,改善加工性能,有利于再加工以及提高尺寸和組織的穩(wěn)定性。
(2)如果使用含氫的切削液,切削過程中在高溫下將分解釋放出氫氣,被鈦吸收引起氫脆;也可能引起鈦合金高溫應力腐蝕開裂。(3)切削液中的氯化物使用時還可能分解或揮發(fā)有毒氣體,使用時宜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否則不應使用;切削后應及時用不含氯的清洗劑徹底清洗零件,清除含氯殘留物。(4)禁止使用鉛或鋅基合金制作的工、夾具與鈦合金接觸,銅、錫、鎘及其合金也同樣禁止使用。(5)與鈦合金接觸的所有工、夾具或其他裝置都必須潔凈;經(jīng)清洗過的鈦合金零件,要防止油脂或指印污染,否則以后可能造成鹽(氯化鈉)的應力腐蝕。

轉子的表面有螺旋狀突棱,突棱的數(shù)目有二棱、四棱、六棱等,轉子的斷面幾何形狀有三角形、圓筒形或橢圓形三種,有切向式和嚙合式兩類。測溫系統(tǒng)是由熱電偶組成,主要用來測定混煉過程中密煉室內溫度的變化;加熱和冷卻系統(tǒng)主要是為了控制轉子和混煉室內腔壁表面的溫度。轉子的表面有螺旋狀突棱,突棱的數(shù)目有二棱、四棱、六棱等,轉子的斷面幾何形狀有三角形、圓筒形或橢圓形三種,有切向式和嚙合式兩類。測溫系統(tǒng)是由熱電偶組成,主要用來測定混煉過程中密煉室內溫度的變化;加熱和冷卻系統(tǒng)主要是為了控制轉子和混煉室內腔壁表面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