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腳手架主體驗收標準
1)腳手架主體驗收是根據(jù)施工需要經(jīng)過計算,如安裝普通腳手架立桿間距必須小于2m;大橫桿間距必須小于1.8m;小橫桿間距必須小于2m。建筑承載的腳手架必須按照計算要求驗收。一般腳手架的荷載不得超過每平方米300公斤,特殊腳手架必須另行計算。同跨內不能超過兩個工作面。施工負責人必須根據(jù)架子方案的要求,制定書面作業(yè)要求,并向班組提交技術資料。
2)立桿的垂直偏差應根據(jù)架體高度來驗收,并同時控制其差值:當架體低于20米時,立桿偏差不大于5厘米。架高在20米至50米之間,立桿偏差不大于7.5厘米。架高大于50米時,立桿偏差不大于10厘米。
3)腳手架立桿接長時除頂層頂部可以使用搭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使用對接扣件連接腳手架架體的接頭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易丟失:腳手架無松動部件,緊固件丟失,從而使構件損失較小化。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近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雙立桿腳手架中,副立桿高度不得低于3步,鋼管長度不應小于6米。
4)腳手架大橫桿不得大于2米,必須連續(xù)設置,一排大橫桿的水平偏差值不大于腳手架長度的1/250,且不得大于5厘米,大橫桿不得設置在同一跨內,腳手架側面橫桿伸出架體宜在10-15厘米之間。
5)腳手架小橫桿應設置在立桿和大橫桿的交點處,必須與立桿使用直角扣件連接,當在操作層時,應在兩節(jié)點中間再加一根小橫桿,以承受和傳遞腳手板上的荷載,小橫桿固定必須使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
6)在架體搭設過程中扣件必須合理使用,不得代用和錯用扣件,滑絲或帶裂紋的扣件不得使用在架體中。
想了解更多關于腳手架的相關資訊,請持續(xù)關注本公司。
腳手架的驗收
腳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設施,是為保證高處作業(yè)安全、順利進行施工而搭建的工作平臺和作業(yè)通道。近年來全國腳手架事故頻發(fā),究其原因基本是:施工方案(作業(yè)指導書)應付了事,施工人員違規(guī)施工,檢查、驗收及掛牌執(zhí)行不到位。當腳手架基礎礎下有設備基礎、管溝時,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不應開挖,否則必須采取加固措施。當前,各地建筑工程施工現(xiàn)場存在的腳手架問題仍然比比皆是,安全隱患一觸即發(fā),管理人員務必要對腳手架的安全管理引起足夠重視,“嚴把驗收關”尤為重要。
腳手架發(fā)展歷程
其實中國腳手架的發(fā)展歷程是這樣的:
20世紀50年代初期,施工腳手架大多采用竹子或木材搭設的方法。
20世紀60年代初,國內開始應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由于這種腳手架具有拆裝靈活、搬運方便、通用性強、價格便宜等特點,所以在我國應用十分廣泛。但這種腳手架的安全保證性較差,施工工效低,很大搭設高度規(guī)定為33m,不能滿足高層建筑施工需要。
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先后從日本、美國、英國等國家引進門式腳手架,在一些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應用。不但能用作建筑施工的內外腳手架,又能用作樓板、梁模板支架和移動式腳手架等,具有較多的功能,所以又稱多功能腳手架。
20世紀80年代起,國內有一些生產(chǎn)廠家開始仿造門式腳手架,得到了廣大施工單位的歡迎。我國在發(fā)展先進的、具有多功能的門式、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方面成就顯著,年產(chǎn)已達到上萬噸的規(guī)模,并已有一定數(shù)量的出口。搭設準備工作1)施工方案及交底:腳手架搭設前應并對架子工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但由于質量標準不一致、加工精度差、使用壽命短,造成這種腳手架沒有得到大量的推廣應用。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一些企業(yè)不斷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研制和開發(fā)了多種新型腳手架系統(tǒng)。如輪扣式腳手架、方塔式腳手架、插銷式腳手架,以及各種類型的爬架。
進入21世紀,我國建筑市場迎來飛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全國各個主要城市建筑市場一派繁榮,處處是工地,各種類型的腳手架產(chǎn)品不斷充斥到建筑市場中去。
2015年開始,承插型盤扣腳手架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在建筑施工中應用廣泛,并得到了施工單位的廣泛認可。
腳手架搭設,這三個地方得特別注意
一、落地式外腳手架 1、落地式外腳手架基礎應墊平夯實,在基礎上沿外腳手架長度方向設置墊板,墊板材質可采用木腳手板或槽鋼等; 2、在立桿下部150mm處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在地上,橫向掃地桿在下,均與立桿相連; 3、腳手架四周設置排水溝,采用有組織排水; 4、腳手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 二、外腳手架里面防護 1、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進行審批,鋼管、扣件等進場時對其合格證進行檢查,并抽樣復檢; 2、腳手架的鋼管應橫平豎直,轉交位置的大橫桿不能超過轉角200mm,小橫桿外露部分應長短均勻; 3、腳手架立桿應分布均勻,一般為1500mm,大橫桿應保持水平,一般為1800mm,每步腳手架應設置欄腰桿,一般為600mm和1200mm高; 4、腳手架外側滿掛密目安全網(wǎng),腳手架外的掛立桿表面刷黃色油漆,每隔一組或兩組剪刀撐設置一道200mm踢腳板,固定在立桿外側,踢腳板表面刷黃黑警示色油漆;(2)按照立桿排數(shù)來分,腳手架可以分為單排腳手架、雙排腳手架及滿堂腳手架等。 5、主節(jié)點必須設置一道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 6、使用前進行驗收,懸掛驗收合格圖牌。 ?三、懸挑式腳手架 1、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審批,分段搭設超過20m組織進行方案論證; 2、懸挑腳手架的懸挑梁必須選用16#以上的工字鋼,懸挑梁的錨固端應大于懸挑端長度的1.25倍,懸挑長度按設計要求確定; 3、樓層預埋Φ20U型螺桿,每道鋼梁設置Φ16鋼絲繩作為保險繩; 4、工字鋼、錨固螺桿、斜拉鋼絲繩具體規(guī)格、型號依據(jù)設計方案計算書確定; 5、腳手架底部應按規(guī)范要求沿縱橫向設置掃地桿,懸挑梁上表面應加焊鋼筋以固定立桿,在橫桿上方沿腳手架長度方向鋪設方木,并滿鋪模板進行防護; 6、腳手架底部立桿內側應設置200mm高踢腳板,底部應采用硬質材料進行封閉;